天天百科

揭秘(墨池训练营的书法“核驱动”)

2023-05-21 分类:养生资讯

墨 池

*关于训练营:墨池训练营的课程是针对想系统学习书画印开设的一套完整的课程系统。开课的老师大都是圈内名家以及高水平的老师,主要解决针对想系统解决某一书体或者碑帖的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从业者。训练营课程具有教案专业系统、视频永久回看、一对一教学等优势。

课程名称:魏碑训练营——《元桢墓志》临创专题训练营

主教老师:李松

助教老师:陈亮(思量)

讲述人:陈亮(思量)

开课前

关于李松老师:

李松老师作为书法圈的前辈,在晚辈看来,他老人家身上有着从欧阳中石老先生那一辈承传而来的严谨治学,系统教学,切实讲学的优良品质,可谓书法教学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

尤其是对于魏碑楷书,李松老师用了三十余载的时间与精力,将魏碑的用笔与技法,总结成《笔法研究》一文,帮助无数想学习魏碑但是不知从何下手的书法爱好者们找到了方向,其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强,便于理解。抛却“世俗”的一些光环,李老师更大的意义在于,受益于其书法教学理念者,数不胜数。其中亦不乏有活跃在当今书坛的一些名家。

关于《元桢墓志》训练营:

墨池的《元桢墓志》训练营,是李松老师特意挑选的一块集技术含量、艺术含量以及拓本质量于一身的名碑,并经过李松老师精心打磨教案,墨池后期团队录制剪辑并审核而成,适合初学魏碑以及想巩固梳理魏碑临创作思路的一门系统课程。

课前学员摸底:

书法艺术水平的高低判定,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对于训练营来说,还是有据可依的。基于此,一般会在开课前收集大家日常的一些书法习作,甚至是和课程相关的一些临创作业作品。

基于收集上来的情况,学员的大概书写能力会有个约莫的判断,便于后面课学习过程中“因人施教”。

就魏碑课程来说,具备唐楷基础的学员,在学习魏碑过程中会遇到”含唐量“较高的情况,后期的“去唐化”就成为一个重点难关;具备两种书体以及以上书写经历的学员,尤其是具有篆书或者行草书的学员,上手会比较快,篆隶书得益于对线质的把握,行草书得益于对书写感觉的掌控。

还有一种就是基础弱,甚至零基础的情况,这类学员,作为助教,我会着力于对书法基础概念的厘清梳理,比如执笔用笔方法和点画形态之间如何统一,此类问题或也是有基础的学员的隐痛。所以,我一般会对此类问题周密准备,精心设计。也算是配合李老师的课程,作为补充材料。

△笔法图像推演图,有了此图

很多模糊的概念会更清晰且切实可行

上课中

魏碑学习基本技法阶段:

在教学课时划分上,李松老师在总课时为22课时的训练营中,安排了12个课时,分别贯穿在前期(基础梳理8课时)以及中期(难点巩固4课时)。

可以想见李老师的“万能方法论”关键之所在了。往往学员后期的书写高度就来自于对这一阶段积累的厚度以及宽度。

李松老师在讲到魏碑核心技法的时候,主要强调了“点”的重要性,而对于魏碑来说,点的主要写法可归结为“方切点”和“圆切点”两种切点技法。而其中能体现魏碑风神的应该是“方切点”了。

对于没有听过这个概念的书友来说,在下笔写魏碑的时候往往是不够确信,没有准成的,有了这个概念,以及李老师的具体“切翻”的操作指导,剩下的就是锤炼琢磨了。这个切点技法,决定着笔画的精神萎振以及字的气质优劣。具体举例如下:

△魏碑核心切点技法:方切点、圆切点

△第四期训练营某位魏碑“零基础”

学员的第一周练习(左上)

ps去底之后,将其字填充为实色(右上)

这样笔画的外轮廓更加清晰,也更便于清晰检验准确性。挑选其中“岁”字,发现有几个笔画因方切点意识不明确,导致和元桢墓志的峻拔相去甚远,并且结构上也略显平正,简单对主要笔画和结构调整一下,此字便平添了几分抖擞。

由此可以总结,在初期练习魏碑阶段,对于这类典型的魏碑“方切”技法的掌握,就像扎马步,不可跳过,并要扎稳扎够。

同理,圆切点的应用也如此,相对于方切点的“提神切要”,圆切点更多的是承接笔意笔势,调节丰富层次的作用。这二者贯穿在所有笔画,不外乎角度,粗细,长短的不同,基于此便可生生不息无限延展。

切点技法贯穿在笔画始终

魏碑学习结构章法阶段:

此阶段安排了4个课时,任何书体在掌握一些用笔技巧基础之后,最难攻克的就是结构,如果说单个笔画有笔形,笔势,那么字就有字之体,字之形(或叫“型”),字之势。

对,这里多了一个“字之体”,好似人体,四肢就是体,肢体健全是基础,健康是保证,健硕是追求。身材好了也就有了“形”,前凸后凹就是“形”,人们常说的“S”形也类同,不外乎说的是一种结构安排的节奏感。对于结构的规律美感和注意点,古人多有论述:蔡邕《九势》、王右军《笔势论十二章·视形章》、欧阳询《八绝》等。

具体的操作和结构体系古人亦有总结:释智果《心成颂》、欧阳询《三十六法》、张怀瓘《玉堂禁经·结裹法》、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以上都可作为参考,具体操作时还需“上下得所”、“自然平稳”、“无使势背”。

△第五期训练营某位有唐楷基础的学员第四周练习

她的书写能力还是不错的,然多少还是残留了一些唐楷的“提按法”,另外,结构的问题也是有的。究其原因,是对字内笔画内交点的不敏感,以及留白处的关注。很多时候,我们的用笔习惯也会决定了字的结构,比如例字“衷”,唐发提按写出来的“横折”,相对于魏晋“一拓直下“中实的写法,还是少了几分厚实和真切。尤其是在”衷“字很重要的一个位置,一处写弱了,整字都显无神缺力。

有了对于结构的把握,章法上也当遵循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原则。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一个整体,整体不美观,局部再精彩也只能是星光闪烁,流星瞬逝。

第四期训练营某位学员第五周练习

原稿的问题很明显,打眼一看就很乱。主要的原因就是虽然做到了点画精到,其形各异,但无“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所以修改建议是把版面占有率、字距、字重等一一调整。字之形需要周边有一定的空间才便于体现势。

魏碑学习临摹训练阶段:

安排两周4个课时,有形临(实临)、变临、意临、通临四个部分。这里会有一个大部分书友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临创转换。在我看来,临创转换或许是个大可不必的“假命题”。

因为临摹和创作,都需要一个大前提:我们有没有掌握用笔!有没有对毛笔的使用有一些探索深挖,这里包括:执笔、用笔,关乎指、腕、臂、肘,存于心、气、神。另外,有几组关系需要重视:笔于指腕、指腕与意气、笔与纸墨、用笔和字势。他们都是息息相关,同时生发出来的,有一个环节不到,写出来的字一定是不尽人意的,这里与大家共勉。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经常讲要“欲书,先散其怀抱”然后再“收视反听,绝虑凝神”。有了这些支撑,笔墨趣味,自会丰采生华。

李松老师课稿:四档墨色演示

具体来说,蘸墨一次,笔毫裹束游走之间,可谓一笔一变化。在遵循“筋、骨、血、肉”不失其宜的准则之上,能写多少字,是不需要去数算的。

在李老师的课程基础之上,我又试着扩宽了一些思路,帮助学员理解“临创”关系。那就是“以法推相”。“象形字”之“象”是具体的,局限的。然而“相”字,本意为:以目看木,许慎用“省视”来训释“相”,正体现了先民的这种心理。

“相”作“细看”“认真看”的意思是从“看树木“的初义引申出来的。也有的学者将“相”字中的“木”理解为木材。清代古文字学家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引戴侗日:“相,度才也。工师用木,必相视其长短、曲直、阴阳、刚柔之所宜也。相之取义始于此会意。我在这里便是取这种意思。再来说“法”,简言之就是阴阳的规则法度。

比如“方圆、藏露、粗细、偏正、高矮、收放、正斜、浓淡、疾涩、提按、擒纵等等。大家能想得到的互为反义词的都是“法”的具体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推演了,按照孙过庭《书谱》中:“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的说法,我们先定好发笔处之“相”,后面是可以交互推演的。例如起笔处是“1”,那下一收笔处可以是“2”,按照“121212...”或者“212121...”的节奏是理想状态中的。

事实上,古代碑帖中的节奏一定是有长短的变化的。且不同是的书体,节奏也是不同的。再有,一组关系就“没完没了”了,如果关系是复合型的,再来一组“ABABAB...”,那真是无穷尽矣。并且,你会发现,我们推演出来的,在书法历史长河中,一定能找到相对应的“相”。

助教老师课稿:“以法推相”演示

以元桢墓志中的“岁”字为例,改变起笔处,按照“121212”或者“212121”的节奏推演。我们能得到丰富的字形结构或气质。在图中有“方圆、粗细、断连”等关系。这种方法,能够打开学员的视野,梳理学习的思路。为后面的创作做好开阔且敦实的准备。

魏碑学习创作训练阶段:

安排了4个课时,主要是集字和命题创作。在这个阶段基本上考验的就是大家脑中概念、手头功夫以及心中审美了。审美有喜好偏向,但是基本的笔墨功夫、美学标准还是有的。下面挑选三位学员创作的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学员四言作品创作

学员1平时小字的书写还是很不错的,用笔松弛,书写流畅。然而此副大字创作略显轻飘,少了几分持重。牵丝柔靡拖沓,攒捉放纵关系处理的不是很得当。所以在修改时,主要调整了几处靠近字面外围的关键笔画,强调方峻之势,再就是第四字的内部略显凌乱拥堵,也做了调整。大字难在紧密无间,同时也要条理清晰。

学员2用笔比较扎实,顶纸书写。问题也就出在用力过猛,且表现技法单一。不论大小,我们在创作之初,脑海里最好要有一个作品完成后的预想,尤其是少字数,笔笔过脑,才能字字珠玑。修改处主要是字的笔画粗细,字的位置以及字内空间的调节。

学员中堂作品创作

学员3的书写状态,一直都是比较积极的,整幅作品写来也是游刃有余。然而作品的章法把握以及形式节奏把握还缺一些细节,调整处有:正文的界格以及落款小字的节奏分配,再就是印章的钤盖。

大尺幅作品不容易写,细节决定成败,这也是很多展览作品上或者下的决定因素。

结课后

课程内容总是有限的,但是课程结束之后,对于大家的启发式教学思路如果还能“余音绕梁”,那这样的教学是有意义的。李松老师的“方法论”,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不仅仅是魏碑楷书学习,基于此,其他书体的学习也是可以借鉴的。学员们的在不长不短的三个月学习中,收获自知。庆幸的是墨池的视频是可以永久回看的,我们倍感珍惜。

就大家学习结束之后的努力方向,我也提供了一个大概的建议方向,并制作成模板,仅供参考。

训练营结课总结

主要包括往期作业展示总结、当前优势、当前问题、学习建议以及推荐课程。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节奏不同,这些建议,大家可以酌情,可以作为一个月,一年甚至是十年的学习计划。最终,还是要反观自己,我们的书写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入协会头投展,还是真爱书法,欲想人书合一,表达自我。这个话题的确很有趣。

墨池安排我来做助教,开始我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毕竟课程的主教老师都是德高望重,技高常人的老师。我如何做好助教工作,如何协助课程教学,切实的帮助书友们有进步,且有思考,能延展。我想,兼工五体只是表象。更主要的是对书法,对于毛笔书写有一个相对透彻的规律把握。他一定是可以和其他艺术门类打通,且相互促进理解的。我有精力,喜思考,善周全。那就再接再厉,勇猛精进!

美术设计于我来说,是促进书法理解,打通书写关隘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传统思维方式,我还需要更加沉静深入的学习。

愿意在墨池等候与更多书友的相遇,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

陈亮

字体设计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

作品主要获奖入展:

全国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书协)

第八届全国新人书法篆刻作品展(中书协)

第四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书法类全国一等奖(国家教育部主办)

第十届江苏省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第二届“江苏书法奖”(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江左风流”江苏省第八,九届青年书法奖(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第六届“陆维钊”浙江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办)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新时代“汉字玩家”大概是什么样

如果觉得《揭秘(墨池训练营的书法“核驱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