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传说」“药王”孙思邈和通渭温泉的渊源并埋骨尖岗山的传说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关于通渭温泉,当地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为寻济世之良药、医病之百草,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路寻访到通渭温泉。此地泉在山涧流,鹿在林中游,百鸟空中飞,樵夫面中行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便在泉边搭起茅屋,住了下来,在附近采草药用山泉水泡制。为了给更多的百姓祛除病魔,他把自己精心炮制的草药撒入泉中,泉水汨汨泛起热气,百姓用药水洗浴或饮用其药水后,有病的百病根除,没病的神清气爽。从此通渭温泉便号称“陇上神泉”了,且名闻遐迩,常有数百里外之人,专程而来,疗治顽疾。

关于孙思邈晚年活动于通渭并埋骨尖岗山的传说,有学者专门做了考证后认为是真实的。另外,地方史志,有据可查。现存最早的通渭方志编辑于万历四十四年,除一卷散轶于日本外均存于甘肃省图书馆。万历四十四年《重修通渭县志》载:“艾蒿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多产艾,灸病可愈,下有暴艾石。古志云,唐孙思邈曾暴艾于此。旁有濯足泉遗址,又云孙思邈履也。尖岗山在县西六十里,高出诸山,虽盛暑雪积,有孙真人塚。”乾隆二十六年编撰的《通渭县志》第八卷《人物志●隐飘》卷《孙真人》条记载如下:“真人讳思邈,尝隐于县东北五十里艾蒿山。其山多产艾,灸病有奇效。思邈日采艾曝于石,为人疗疾。旁有濯足泉。至今曝艾石濯足泉遗址犹存。又县西六十里尖岗山,有真人墓在焉。”第二卷47页记载:“艾蒿山, 在县东三十里, 多产艾,灸病可愈,其上有曝艾石。志云:唐孙思邈曾曝艾于此,旁有濯足景,石上猶有孙思邈履迹存焉。“尖岗山——在县西六十里,高出诸山,虽盛暑凝雪,其上有孙真人墓。

万历以后各时期编修的通渭志对孙思邈的记载基本相同。

清光绪十九年《通渭县新志》记载:“尖岗山,顶高而锐,上建药王庙,有孙思邈墓。”“艾蒿山,上多艾,灸病殊效,有药王猶艾石。”(注:孙思邈,541 年-682年。唐京兆华原人。以医术、养生、药物名重一时。是继张仲景之后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一代大师,为中医发展特别是在临床医学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太宗李世明赞为“故知有道者,羡门、广成岂虚言哉!凿开经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艾蒿山,在通渭县陇山乡,东西绵亘百余里,海拔两千米,是方圆几十里第一高峰。漫山遍野,艾蒿丛生,夏末秋初,艾蒿长高长成熟时,望去一片银白, 微风荡起,艾香扑鼻, 故名“艾蒿山。相传大唐帝国时期,药王孙思邈曾慕名来此山来药。山顶有块青石板,大如席,平如碾,孙思邈曾在此石上晒药,故叫“晒药石”。山腰有眼清泉,冬夏常流,孙思邈常于此洗药,名曰“洗药泉”。泉边有个石洞,药王朝出暮归,在此安身居住,故名“药王洞”。洞边还有个石窑,是药王当年引炊做饭的地方。大约到元末明初,后人追其事,在晒药石旁修起一座庙,又起名“药王庙”。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里举行盛大庙会,吸引四面八方的游人商贾来此观光交易,因此颇有名气。1958年,破除迷信,庙毁。如今,虽经世代风雨剥蚀,但清泉依然,巨石如故。传说他还到鹿鹿山和尖岗山采过药。

尖岗山,位于通渭县第三铺乡、马营镇、锦坪乡交界处,海拔2443 米,马营镇尖山村历史上就有“药王庙”,后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村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建药王庙,庙内供有孙思邈像,当地人每年举行祭祀活动。由此可见,孙思邈在温泉为民治病的传说不无道理。不论传说真与假,正因为通渭温泉以其优质的泉水对疾病的神奇疗效和独特的保健作用,而使其闻名遐迩,声名远播。所以才有了这些美丽的传说。

如果觉得《「传说」“药王”孙思邈和通渭温泉的渊源并埋骨尖岗山的传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