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奥斯卡提名动画《养家之人》:在这个国家(做女孩太难了)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1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11岁的年纪,本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少女,阳光,笑脸,花裙子,冰淇淋,旋转木马,单纯的心思,纯净的笑脸。

但是在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生活的风刀霜剑里,早早褪去一个孩子的稚嫩,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在水深火热的生活里苟且着,挣扎着。

在这群孩子当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Bacha Posh,男装少女。

在那个对女性严苛到近似迫害的国度,这些少女剪去心爱的长发,换上男装,像个养家的男人一样,为生活奔波劳碌。

诚如电影《养家之人》的监制安吉丽娜·朱莉在电影首映式上说到的一样:“在这个国家,做女孩太难了。”

《养家之人》是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里斯本,她深入探访阿富汗水深火热的难民生活,并根据一个Bacha Posh的故事,创作出了畅销全球的《养家之人》。

这本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养家之人》由爱尔兰的动画公司卡通沙龙出品。

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并不是阿富汗人,而是爱尔兰动画公司,它以旁观者的身份,不煽情不渲染,以手绘动画的方式描绘了塔利班统治时期阿富汗的社会生活和习俗风情,揭露了那个社会的女性生存之艰,同时也阐释了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的灵魂与韧性,痛苦与希望之所在。

电影以动画的形式,来诠释现实的悲惨和苦难,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现实带给我们的冲击力,但是电影里手绘动画丰富色彩的运用,既精彩呈现了阿拉伯国家浓郁的文化色彩,又让苦难的生活又萌生了一种希望,这就是电影的意义之所在。

这部电影,发生在塔利班统治时期。

在塔利班上台以前,阿富汗也曾宁静安然,充满包容性,喀布尔一度也是众多作家、画家、苏菲主义者的家园。

但是90年代塔利班上台之后,他们炸毁巴米扬大佛,对民众实行苛政,对于女性更是各种限制与禁锢。

在这个时期女性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就业,甚至也不能自由出入,每一次出行必须穿戴严严实实,在丈夫或者兄弟的陪同下才能出门。

她们得穿着厚厚的传统服装布卡,只能透过眼前的一块网纱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女人向外界展露自己的容貌,她将受到伊斯兰教的诅咒。

如果成年女性单独出行,她面临的就可能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毒打,甚至是被强暴。

《养家之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缓缓铺陈开一个11岁小女孩帕瓦娜,在父亲逮捕之后,不得不剪掉长发,乔装成男孩,养家糊口的故事。

帕瓦娜的妈妈,告诉还少不经事的女儿:别着急长大, 长大了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

父亲被无辜逮走后,帕瓦娜在那个对女性无比苛刻的社会里,以娇弱之躯,毅然扛起养家的担子。

电影客观不偏激,不刻意渲染女性的苦难,也不倾向政治,它只是以手绘动画的方式,选择一个小小视角静静地呈现这个战争蹂躏下,暴政统治下,女性艰难挣扎的生活。

它像畅销书《追风筝的人》的补充,它是《灿烂千阳》的前传,它带领我们看见这个国度女性的苦难,看见一个女孩在艰难生活里的磨砺与蜕变。

1、嵌套的故事结构,强烈的色彩对比,揭露苦难,也蕴含希望

电影以单线叙事的结构进行推进,但是它在现实里又嵌套民间故事,使得整个电影更富层次性。

现实与故事,嵌套,穿插,最后融为一体,假扮哥哥苏莱曼的帕瓦娜,是故事里战胜恐惧为村民寻种子的少年,也是被地雷炸死早夭的苏莱曼。

这种现实与梦幻的交织,也是苦难与希望的交织,这里有阿拉伯文化的底蕴,无数的受难与永不磨灭的希望。

电影以手绘动画的方式呈现,它没有以宏大的写实场景来渲染苦难,而是以传统手绘,在色彩的世界里,不疾不徐描摹呈现,那浓重的苦难也因此蒙上了一层柔情的光。

在苦难现实与梦幻故事之间,电影在视觉色彩处理上有很大的反差。

当讲述现实时,手绘师所用的色彩几乎都是苍凉的土黄色,炙热的大地,广袤的沙漠,满是弹孔的墙壁和房屋,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但是一到讲述故事时,真个画面就变得斑斓起来,手绘师不吝以浓重鲜艳的色彩来描绘一个神奇的故事。

之前现实带给我们的压抑感被冲淡,剪纸、刻印加浓墨重彩,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幅丰富浓郁又极具民族风情的画面。

这些浓墨重彩充满喜感的剪贴画,是帕瓦娜讲述的故事,也是帕瓦娜的内心活动。

帕瓦娜只是11岁的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本该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像现实一样凋敝而荒凉,童话世界里的五彩斑斓,也符合一个小孩的视角和心境。

整个画面色彩层次鲜明,在对比中有一种无声的冲击力,现实里压得让人喘不过气的苦难,故事里丰富的色彩孕育着某种希望,绝望与希望,这撕扯的人生,不就是生活的真相吗?

这种对比与反差,绝望与希望,让人沉重压抑,又让人心头一热,眼中含泪,至少生活还有一种可以期盼的东西。

2、象征主义手法,四种象征,诠释女性的抗争与绝望里的希望

电影里主要有三种女性代表。

以母亲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历经开放与禁锢的时代,在现实里无能为力的女性;

以姐姐为代表的传统女性,生在对女性苛刻的时代,把婚姻当做生存资本无可奈何的女性

以帕瓦娜和肖希娅为代表的新一代女性,同样生在女性被禁锢的时代,但是却有了勇气抗争的女性。

这无疑是时代的悲哀与进步。

电影里用了几种象征来诠释这个社会文明的破碎与女性的抗争崛起。

被撕碎的照片,被撕碎的文明。

帕瓦娜战争中断腿的父亲因藏禁书,被曾经的学生构陷而入狱,家中弟弟尚小,没有男性陪伴,这一对母女还是决意探望。

帕瓦娜和妈妈不辞辛劳奔到监狱,企图看望关押在狱的父亲,却被监狱关押人员一顿劈头盖脸地毒打,帕瓦娜父亲的照片也被撕得粉碎,帕瓦娜追逐着找回那些碎片拼凑起来,但还是缺了父亲的嘴角。

这是被撕碎的照片,也是被撕碎的文明。 帕瓦娜拼凑的是照片,也是一种对文明的希冀与呼唤。

卖掉红嫁衣 与剪辫子,这是对传统女性标签的一种打破,对命运的一种无声抗争。

故事一开始,帕瓦娜就与父亲一起,在尘土飞扬的街口摆摊,为人代笔读信。

摊位上摆放一件手工制作的,的闪闪发亮红嫁衣,在一片土色的背景下,是那么的耀眼。

那一抹鲜艳的红,一直刺痛着我的神经。

那是他们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出卖嫁衣是一种生存的无奈。

毕竟嫁衣是女孩子无比重要的幸福与牵念,起初帕瓦娜是不舍的,但在生活的磨砺下,帕瓦娜渐渐变得成熟而老练,推销起那件红嫁衣来,驾轻就熟。

在阿富汗,女性更像是一种附属品,不能对外露脸,更不能剪辫子。

她们得恪守传统赋予她们的角色,温柔,顺从,讨好丈夫,相夫教子。

没有丈夫或兄弟的陪伴不能出门,因为父亲的被捕,帕瓦娜的家庭面临断粮的危机,身为小女孩的她去买食物,也被拒绝。

她看见没有男性陪伴的妇人被痛打,赶回家门。

为了生存,她剪掉一头乌黑的长发,换上死去的哥哥的衣服,走出家门。

这种身份的暂时互换,使她有了一种像男性的自由,自由行走在街道,不必遮遮掩掩因为一阵风吹露脚踝就换来一顿毒打,不必因为是女性而被限制工作,这种偷来的身份和自由,让她的生命也开始与无力反抗的母亲和姐姐有了区别。

帕瓦娜的好友,同样女扮男装养家糊口的肖希娅,她们是萌发反抗意识的新一代,比起眼神无光,只会低眉顺眼的姐姐,她们的眼里还燃烧着一种生活的希望,燃烧着一种冲破眼前命运的 渴望。

蓝色海洋卡片,那是一种希望与自由的所在。

肖希娅一直藏着一张椰风海韵的卡片,那一汪的蓝色,是她梦想的去处,自在而安宁,自由而畅快。

那是一种希望的所在。 眼前的生活虽然让她们精疲力尽,让她们寸步难行,让她们身心重创,但是只要还有点盼头,生活就不会枯萎。

帕瓦娜姐姐的世界已然枯萎,她有的只有不可预测的婚姻,拯救她或者毁灭她。

但是帕瓦娜与肖希娅与姐姐不同,她们念过书,她们识字,心里一直有不灭的希望,那是她们对抗苦难生活的力量源泉。

被撕碎的照片,出售的红嫁衣,剪掉的长辫子,蓝色大海的明信片,这四种象征,是毁灭的文明的象征,是绝望里的一种希望。

这四件东西是对社会一种无声的鞭挞,它没有控诉当局的残暴,它虽然没有强烈抨击,但却让观众为之戳心。

那些被侮辱被践踏的女性,她们的遭遇看得我们脊背发凉。

儿童的世界尚如此荒凉,成人的世界,她们有的只是屈辱,麻木与忍耐。

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

当女人用柔软把自己武装起来时,她们是最坚强的。——(法国作家)德芳

为生活奔波的帕瓦娜,脸上布满了喀布尔的灰尘,灰尘之下是一个女性不屈的灵魂。

在亲情的抚慰下,帕瓦娜以无畏的姿态,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与命运抗争。

也许这种承担与反抗,力量微薄,如豆之光,但是却是一种萌芽与进步。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这样说: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就越真切实在。

因为负重前行,我们的生命被赋予了一种意义,因为负重前行,在苦难与担当里,我们更加真实,也更能理解人生。

3、开放的结局,暗含着生活的波澜与希望

整部电影画面精制,客观推进故事,不偏不倚,人性的善与恶,生活里的苦难与痛苦,亲情的守候与爱的护卫,绝望与希望,这是一部写实主义的动画,但不只是献给孩子,而是献给成人,让人在震撼之余不免深思,也难怪能够入围奥斯卡动画提名。

电影的结局是一个开放的结局,帕瓦娜在一位沉默寡言的塔利班大叔的协助下救出父亲,在茫茫夜色里,帕瓦娜推着奄奄一息的父亲向着家的方向走去,而另一个地方,她的姐姐和母亲,轮流背着幼小的弟弟也在夜色里,穿过可能埋有地雷的沙漠,走向家的方向。

历尽劫难的一家人能否安然团聚,很难说,要知道帕瓦娜的哥哥,就在她这么大的时候,仅仅因为捡起一个玩具就被炸死了。

帕瓦娜能否在20年之后与肖希娅相遇在碧波荡漾月亮升起的海边.....

开放的结局,却有了无限的可能,也许是悲惨,痛苦,也许是团圆和幸福,但这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啊,充满了苦难、未知与希望。

生活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写满无数可能,但诚如阿富汗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生活总会继续。

你可以铿锵有力,但不可以仗势喧嚣,滋润玫瑰的永远是雨露,不是雷声滚滚。

在这个并不公平太平的世界里,帕瓦娜一家相濡以沫,携手走过这炙热滚烫的一段人生.....

这是个残酷、绝望的苦难世界,同时它又以希望、救赎、爱来抚平痛苦,让人们在苦难里缓慢前行。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见阿富汗,陷入水深火热的女性的真实生活。

对女性的解放,以及女性自由,受教育权,工作的权利,这一条路依然任重道远。

期待着阿富汗女性掀起盖头,大声呼喊,放声高歌的那一天。

虽然我们有幸生在一个女性低位有很大提高的时代,那也是无数女性以血泪牺牲和斗争换来的解放。

接受教育,学习进步,有一样可以傍身的工作和技能,女性在对抗这个世界的不公时便也多了一份底气。

如果觉得《奥斯卡提名动画《养家之人》:在这个国家(做女孩太难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