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特色大学解读(17)中医药领域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3-05-05 分类:养生资讯

作者小代之前写过名为《特色大学解读(14)教育学排名第一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章,大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提出了很多问题以及建议。

感谢读者“北酱”提出的建议,本期作者小代将从学校简介、学校实力与荣誉、就业情况、办学特色、校园生活、报考注意事项等方面为大家深度介绍国家重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因为最近事务繁忙,发布得比较晚,希望北酱原谅作者小代哦,祝你高考成功,考入理想的大学!

【学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111计划”入选高校。

【数字统计】

创办时间: 1956年

隶属于:教育部

所属地区:北京

类别:全国重点大学

发展目标: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属性:211工程、985平台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附属院所: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重庆市中医院

知名校友:王国强,陈啸宏,王永炎,汪建,林洪生,任应秋,王绵之,王琦,顾海鸥

硕士点:45个

博士点:42个

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

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44个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

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

“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9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三级实验室:14个

院士人数:4人

教职工:4481人

专任教师:1179人

博士生导师:397名

“国医大师”:5人

“首都国医名师”:9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

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5人

在校生:10596人

硕士研究生:3281人

博士研究生:680人

本科生:6635人

男女学生比例:46比54

【学长总结】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重点大学,也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中医药院校,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学中医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你不错的选择!学校在中医药学领域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教育部发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中药学排名第二。随处可见中医药元素。学校有一个中草药博物馆,里面有各种中草药标本,持学生证免费。

北京中医药大学女生很多,与毗邻的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称为“樱花四校”。

【校园生活】

1、食堂

价格便宜,口味中规中矩,最大优点就是量还算足,有清真食堂。西校区旧食堂推荐韩国料理,新食堂三楼传说有药膳。

2、宿舍

不同的宿舍楼条件不同,有内设电梯的学生公寓,也有50年代建的老楼。但都有微波炉,都可免费煎药。

宿舍楼:一般为5人间(东区6人),上下铺或上床下桌,无独卫。

空调:无空调,有风扇,有暖气。

澡堂:公共澡堂。男生宿舍有冷水淋浴。

上网:有线无线网都有,但不能安路由器。

用电:24小时不断电不断网。

用水:热水免费,有洗衣机。

3、社团

比较有名气的有:志愿类(岐黄爱心社、新绿);武术类(武协、禅武、太极);中医教学类(这类社团都比较受到欢迎)。

【就业情况】

近五年,本科一次平均就业率为85%,平均考研率为18.7%

1、毕业去向: 工作比例最大

据统计,近五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7.25%,其中升学率为19.59%,出国率为3.01%,工作率为74.66%。

2、就业地区: 北京最多

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在一线城市,其中在北京就业的学生最多。

3、就业单位: 集中于医药类单位及企业

据统计,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卫生类单位及企业当中,占比达73%以上。

4、薪资水平: 毕业五年排全国前19.86%

以下为部分王牌专业薪资水平介绍,仅供参考。

中医学专业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31.16%

中药学专业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39.23%

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五年薪酬排全国前40.81%

【办学特色】

1、随处可见的中医药元素

学校在教育部进行的2012年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获评全国第一,中药学学科获评全国第二。

招牌专业: 中医药类专业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中医学、中药学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临床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民族医药、中医五官科学

特色专业: 法学(医药卫生)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2、历史悠久,实力强劲

学校创建于1956年, 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44个。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基地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中医药干预多器官纤维化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科学内涵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及其神经变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养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实验室、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实验室

北京市教委工程中心: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中心

3、实验室众多,师资力量雄厚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实验室、中医药抗病毒实验室、中医养生学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中心: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工程中心、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中心

师资队伍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有“国医大师”5人,“首都国医名师”9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5人。

4、国家支持,课程特色鲜明

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腧穴学、中医诊断学

北京市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中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化学、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儿科学

5、中医类特色实验班

岐黄班:本科教育与直接攻读博士教育相结合(五年加四年)。入学之初即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学习与临床指导,这对学习中医非常重要。

中医学实验班:以自主招生,以中医名家子弟为基础,配备国学导师组、经典导师组和校外导师。实行“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家传教育”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系列:中医学卓越中医、中医学卓越中西医、中医学卓越中医京华班、中医学卓越针推等专业,5+3培养模式,即五年基础学习和三年住院医师培训。

6、现有三个校区,均在北京

三个校区,分别为和平街校区、望京校区和良乡校区。

和平东桥校区 (西校区本部): 占地约400亩,主攻专业包括临床,管理,法学,英语,研究生,博士生,针灸推拿,毗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主要有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人文学院、管理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台港澳医学部。

望京校区(东校区):主要为中药学院、护理学院和国际学院,有中药实验室、护理楼、国际学院楼。此外有学生公寓,小花园,国际学院预科,毗邻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院校。

房山高教园校区(新校区):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建设规模42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毗邻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

目前新生入学的所有专业学生均在新校区学习。新生按学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指南》要求到校报到。

7、合作众多

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8、图书馆藏书多

学校馆藏纸质书刊达88万余册,并每年新增纸本文献4.8万余册,其中馆藏中医药图书近4万种,近26万册;馆藏线装书3900余种,共8000余函、3.9万余册,其中含善本及少量孤本,主要以明清两代刻本为主,许多是医学经典藏书。图书馆中所藏中医类书籍很多,要想在中医方面有所成就,这些书不可不读。学校图书馆里有很多很珍贵的古籍哦。

9、背书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

校园整体氛围不是很high,学术氛围很浓,但是也并不是因为传承国医就死气沉沉,学生简单,朴实。学医的基本功主要就是背书,中医更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肯看书,肯问人,肯找资料。背书是有难度,但只要肯吃苦,花了功夫还是能记得住的。

【学校水平】

2013年,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75位,大陆地区第45位。

校友会网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北京中医药大学位列2013中国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名单第42位,并在2013中国研究型大学(特色型)中为第5位。

2013年HER中国高校排名,北京中医药大学位列第51位,学科建设排名位列第12位。

2014年由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布QS亚洲大学排行榜,北京中医药大学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4位。

【有关学习】

1、转专业

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请报名转专业:

(1)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校期间未受过处分,并获得所在学院转专业领导小组推荐;

(2)在本专业班级必修课学习成绩排名前10%,且无不及格课程(含必修课、选修课);

(3)身体条件应符合转入专业要求。

2、双学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与世界著名、亚洲顶尖高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医—生物”双学位项目自2005年开设,获得“中医—生物”双学士学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办学的成功典范。

【学费与奖学金】

1、当前学费:5000—5800元/年(普通本科专业)

学校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标准和学生所学专业学制年限收取学费,学生于每学年报到注册时交纳。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药事管理、英语、护理学(一本)专业为5800元/年,其中长学制专业本科阶段学费按照本科生标准收取,研究生阶段按照当年研究生标准执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二本)、法学(医药卫生)专业为5000元/年。住宿费为900-1200元/年。

2、奖学金: 国家级+校级+社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奖学金分国家级、校级和社会奖项三种,其中国家奖学金最高8000一年,学校奖学金特等6000,一等奖3000远,二等奖1500元。社会奖项奖励金额500-2000元不等。

【报考注意】

1、非英语考生慎重报考

根据学校专业培养需要,中医学(五年制专业除外)、中药学(四年制专业除外)、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药事管理、英语、护理学等专业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授课,建议非英语考生慎重报考。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省级招生机构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语加试且成绩合格。

2、一视同仁

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往届生和应届生一视同仁。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

3、入学限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根据专业培养和就业特点,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学类专业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者不予录取,不鼓励躯干或肢体残疾者报考。

4、入学复查

学校在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若发现学生个人信息与录取时所提供的高考电子档案不符(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经查实属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5、奖助学金

学校设有奖贷助学金和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帮助和指导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发放困难补助和争取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入学准备材料】

高考准考证、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学生档案、党团关系、高考加分资格证明等相关证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招生政策为准。祝广大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成功。

欢迎大家关注作者小代,翻阅其它文章,带你看大学。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分享。

也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求必应。

如果觉得《特色大学解读(17)中医药领域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