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教工党支部:“三七二一”模式助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2023-02-04 分类:养生资讯

2018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教工党支部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两年来,康复医学院教工党支部深入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紧扣“七个有力”,构建“三七二一”党建工作模式,着力提升政治定力、支部战斗力、育人合力以及服务社会贡献力,把支部建设为引领立德树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点亮“三盏灯”,提升政治定力

点亮“近光灯”,确保支部学习不走过场。支部采取“3+1”学习方法,即每周一课、每季一考、每年一评。注重把每周一课融入中心工作,每周由一位支部党员主讲一次党课。

点亮“远光灯”,确保师德师风建设不停步。出台《康复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细则》,签署师德师风承诺书,同时,用好师生廉政监督员队伍,实施常态化监督并形成第三方评价,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点亮“警示灯”,确保意识形态绝对安全。建好用好“两微一端”,传播网络正能量。同时,强化三尺讲台纪律,严把教育教学意识形态关,引导教师即做“经师”也为“人师”。

落实“七个一”,提升支部战斗力

建立一份党建责任清单。支部严格按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将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和意识形态责任清单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形成各尽其责、守土有责的工作局面。

创建一个党建品牌。支部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围绕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形成独具特色的“三七二一”党建双创工作新模式,持续提升支部政治定力、战斗力、育人合力以及服务社会贡献力,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作用发挥不强、团结引领知识分子能力不足等问题。

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工党支部重视做好“双培养”(即把骨干教师培养成优秀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以党支部建设引领学术团队建设。

培养一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把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形成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常态化机制,提升了支部向心力、凝聚力,近两年学院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入党积极性显著提高。

帮扶一批学业困难学生。建立office hour制度,每位教师党员每周至少安排半天时间,为学业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和点对点帮扶。

培育一个合作共建基地。与福建省残联康复中心党支部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开展联创共建系列活动,共同推动党建、育人和社会服务工作。

建设一批课程思政项目。实施课程思政示范工程,引导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育。2018年以来,获福建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1项、福建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1项。

实施“两个好”,提升育人合力

构筑一线好课堂,种好“责任田”。推进“党支部书记示范、教学督导组督导、教学名师指导、党员教师引领”四向联动,以“把握课程价值目标、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设计课程实施方案”为抓手,通过开展教学工作坊、课程思政说课研讨活动,让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全方位构建大思政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将中国梦、健康梦、康复梦融入青年梦。

挖掘育人好导师,共画“同心圆”。坚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采取“1+N”模式,即1位党员教师带领数位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打造创新创业突击队。2018年以来,学生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国家级奖项26项。

围绕一个融合,提升服务社会贡献力

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一流党建助推一流学科发展,以一流成果彰显一流党建效能。持续强化“对内聚合”,实施“一引领三关心”工程,即突出政治引领,关心教师思想困惑、关心教师事业发展、关心教师生活困难。创建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新增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同时,坚持“向外发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2018年以来,开展基层义诊、社区宣教等社会服务活动16场,参与人数200余人次,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

本文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如果觉得《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教工党支部:“三七二一”模式助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