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聚力同心(战疫同行)

2023-02-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6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迅速成立心理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组,针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科学、规范、有效地做好心理疫情防控工作。

提供专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提升学生心理抗疫力

心理中心积极组建由心理健康中心专职教师、辅导员和兼职咨询师等构成的工作团队,结合“未来规划”、“情绪调适”、“人际关系”等各类心理主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团体辅导。自3月9日起心理中心设计了“如何面对考研失利的挫败”、“如果明天”、“与焦虑在一起”、“人际关系促进”、“生涯成长自我探索”、“迈向社会-机遇与挑战”等共计9场次。

自2月26日起开通网络心理咨询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及需求,在疫情期间为我校学生提供个体与团体咨询等形式的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有序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工作,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进行心理咨询预约,根据《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状况与心理服务需求》的网络调查结果,对重点关注学生情况进行逐一了解,电话回访重点关注学生145人。按照“一人一策”与学院对接,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支持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安排学院辅导员、心理委员等专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并引导其进入个体咨询,通过咨询师团队进行线上心理疏导。截止5月18日,我校网上个体咨询已达167人次。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刘海娟老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加入“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力量,为湖北省及武汉市防疫工作一线的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公安干警及安保人员3类重点人群,通过电话或网络提供精准心理援助。

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尤其是针对毕业生考研、毕业、就业问题专门推出了“考研后的心理调适”、“毕业生做毕设论文的心理调适”与“毕业生求职期间的心理调适”3场面向全校毕业生的团体招募活动,切实解决我校毕业生的相关困扰。

全面对重点关注学生(尤其是留校、毕业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心理危机排查工作,详细了解每位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梳理心理问题清单和帮扶台帐,4月23日-27日,心理中心对我校62名留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摸排,并预计于5月29日前完成对的毕业年级学心理状况的排查工作。

迅速搭建网络平台,大力进行战疫心理宣传

快速反应,网络宣传不断线。自1月28日起,心理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开辟了“矿洞·心晴”专题,宣传普及心理抗疫知识,每天推送至少一篇专题文章,截至5月22日,已推送90期共计91篇文章。

在1月28日推出的文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开通网络心理支持和互助服务》目前为止阅读量达到2796次。公众号所推送的文章目前为止共有10篇文章被学校官微转载,4篇文章被学院官微转载,1篇文章被心理教育同行转载,6篇文章被其他高校心理协会转载,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等媒体平台转载了公众号2月8日推出的《给“武汉热心市民小罗”的回信》一文,该文通过问卷星对26个省市及海外198名矿大师生的问卷调查,解答了“小罗”的疑虑,让在武汉的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矿大师生的温暖与鼓励。

结合形势,立足调研,宣传内容贴近学生心理需求。在心理宣传内容上,心理中心紧跟疫情的发展态势:疫情初期,开放线上心理测试平台,以网络心理调研为先导,切实了解学生心理情况,共开展4次网络问卷调研,共计1841人次参与调研。其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网络心理支持和互助平台》50人次,《对于身处武汉同学的支持》200人次,《你在家里还好吗?》631人次,《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状况与心理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960人次。

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学生心理状况与心理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对我校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进行分类梳理,展开全方位针对性指导,提出相应问题的心理操作指南,适时推送出对学生有实际帮助的网络宣传内容,切实贴合学生居家的各种心理需求。

在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内容实时做出了调整,实现从前期“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状态,向常态化网络推送的转变,逐步实现微信推送常态化、精准化、及时化,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积极面对自身情绪变化,进行自我心理保健。

多措并举开展心理活动,营造校园心理防疫氛围

自3月26日起,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结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心理中心开展各类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共组织设计了以下五个活动:

01网络心理读书会活动

面向全校学生招募读书会成员,共计组建11个读书会小组微信群,每个读书会小组配备一名心理老师作为带读老师,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分享和探讨对心理成长的理解。截止5月20日,心理中心已精心挑选了34篇学生读书心得感悟,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全校学生分享。读书会活动不仅得到了本校学生的反响好评,相关推文还被北京兄弟高校的心理协会多次转载。

02“温馨时刻”活动

为喜爱摄影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遇和平台,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下来充满爱、充满温馨的时刻的照片,感悟生活中的美好,陶冶情操。

03“我疫有感”活动

结合防疫阶段的特殊性,设计“我疫有感”活动,引导学生分享疫情期间对所见所闻的感悟,锻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能力。

04“我的收获、成长点滴”活动

内容以展示学生的成长为主,如读了一本好书、学会了做菜,完成了某项学习,学习了某种技能、学会了种花等等。

05“云”故事活动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或感人或幽默的小故事,展示新奇、开阔和创新的思维。

统筹规划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功修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为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工作。心理中心立足当下,规划全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贯彻落实“课堂教学主阵地”意识,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一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务处2020版培养方案。培养任课教师的专业胜任力,积极申请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项目,将思政教育融入心理课堂。

5月24日,教育部武汉心理热线第一阶段结束了,刘海娟老师写下工作感受寄语: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今生有幸入华夏,苔米学做石敢当。

来源/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如果觉得《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聚力同心(战疫同行)》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