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种植大棚蔬菜:选择早熟品种 清理土地和残茬(提高植株抗寒性)

2023-02-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温室蔬菜栽培方式具有方便、高产等诸多优点和特点,这也使得科学的温室蔬菜栽培技术成为众多研究人员和农民关注的焦点。

但是,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蔬菜产量,一些农民会选择大量施用化肥。化肥用量难以合理控制和管理,对土壤造成损害和危害。

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温室蔬菜栽培的先进技术水平,尽可能降低推广成本,扩大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选择蔬菜品种

农民在选择蔬菜品种种植时需要高度关注气候因素。如果光照不足,则应选择光照较弱的蔬菜品种,如黄瓜。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应充分分析蔬菜的特性和结实率,以保证大棚蔬菜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此外,应尽量选择早熟品种,以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实现首发上市,以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

、选地

在种植蔬菜之前,要先选择好耕地,这对蔬菜的种植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蔬菜的产量。选择不仅能抗旱,而且能挡雨的土地。

此外,所选土地还应更加肥沃,土壤肥力较高,土壤相对疏松,保水能力很好。在所有的土地中,最理想的是沟坝壤土。

选地完成后,需要清理土地和残茬,以便收集所有的雨水。此外,应在冬季前和早春进行整地和抗旱工作。

三、选择种植时间

水的供应对蔬菜的种植至关重要,所需的大部分水依赖于自然降水,即雨水。然而,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是超出人类控制的,所以有必要调整种植培育蔬菜。

调节种植时间,使得蔬菜的生长季节是雨季,成熟的时期是秋天,更有效地利用天气,达到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的目的。

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利益和避免伤害,达到高质量和高产量,并且可以满足蔬菜淡季市场的需求。

例如,当种植西红柿,应在5月底的时候,或6月中旬。当番茄生长旺季,它处于雨热同期,也就是说,7 - 8月可以满足需要的条件

与此同时,番茄市场的成熟期就在9月下旬,正好是销售的淡季,价格要提高1 ~ 2倍,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四、控制密度

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主要是天气。在此基础上,在蔬菜栽培过程中应控制行距,主要采用小株距和大行距,并调节个体和群体对水肥的竞争,以有效缓解干旱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在我国北方蔬菜栽培中,小行距应保持在40 cm左右,大行距应达到70 cm,使每株蔬菜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0 cm。

例如,每667 m2应种植番茄3 500株。该密度可获得良好的种植效果,促进番茄植株的健康生长,达到最高产量。同时,也可以采用双行种植模式,除了有效保证单株能够实现正常生长外,还可以起到增产的作用。

五、覆盖地膜

地膜覆盖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保证蔬菜栽培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地膜应选在合适的时间,而雨水覆盖,其主要是保持土地本身的温度,以改善周围环境

重要的是要注意,地膜不能太高,通常保持在5 ~ 8cm是最理想的。如果地膜高度过高,则蒸发面积过大,效果会变得很差。

由以上内容可知,应在下雨时进行覆盖。最重要的原因是覆盖能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在蔬菜栽培中发挥积极作用

六、田间管理

要根据所种植蔬菜的品种和种苗的具体情况进行田间管理,主要是勤于锄地松土,避免干旱。下雨天过后,也要给蔬菜施肥,这样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然而,在施肥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肥料,通常是尿素和人类排泄物,一般每667平方米需要应用尿素5公斤。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施肥应达到3次。另外,根据蔬菜生长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将所有枯枝老叶修剪干净,以保证幼苗的健康发育

七、加强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是主流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达到防治目的。

其优点是效率高,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会产生抗病虫害,残留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农业防治主要靠整地、中耕、除草,消除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虽然不能完全消灭虫卵,但可以大大减少虫卵数量,降低虫卵孵化率,达到控制的目的。

同样,除草等作业也用于消灭病株,阻断细菌传播途径,最终达到防控目的。生物防治主要依靠引入害虫的天敌或使用一些生物剂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温室种植技术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品种,以可逆性强、适应性强的品种为首选

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设施蔬菜的种植区域、选择合适种植时间、控制栽培密度、覆盖适宜地膜、进行田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调整种植结构,逐步构建生产能力稳定、适度发展的设施蔬菜生产体系。进一步运用科学合理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实现蔬菜的高效种植

如果觉得《种植大棚蔬菜:选择早熟品种 清理土地和残茬(提高植株抗寒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