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骨科患者的翻身枕 颈椎患者的小米枕……护士节前夕(她们的护理小发明已让病人们用上了)

2023-02-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可调式血透临时颈内导管固定带、女用长柄尿壶、术后功能锻炼辅助器……这些护理小神器都出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人员之手,从设计、制作直至应用于临床,白衣天使们在护理实践中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用创新突破护理瓶颈,以关爱解决患者难题。

在“5·12”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优质护理活动的深度融合,提升护理人员的科研创新意识与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5月7日上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举行护理科研医工交叉合作交流会。

未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将与上海理工大学进一步开展护理科研医工交叉合作,以医工创新性融合为抓手,搭建护理学和工学深度融合平台,努力培养一支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创新型护理研究队伍。

在近期六院举行的护理创新作品比赛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护理创新小发明。“护士的这些小发明灵感都是来源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从患者的感受度出发。就拿肾脏内科的血透临时颈内导管固定带来说,护士徐邱婷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看到患者通过颈部静脉置管进行血透时,颈部活动频率较高,因而置管常常不容易固定,便萌生了这个创意。患者在使用这个小发明后,再也不会发生静脉导管脱出的情况,舒适度也提高了许多。”六院护理部主任胡三莲介绍道。

护理部主任胡三莲善于在临床护理中发现疑难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技术予以解决。

如骨科患者的翻身枕、肢体抬高固定体位垫、颈椎患者使用的小米枕……这些小发明,都是她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了减轻骨折患者的疼痛,预防患者发生二次损伤等而设计的护理器具。一系列护理器具的应用研究也获得了“第二届上海市护理质控改进项目成果奖”、“上海市护理器具创新奖”,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

肾脏内科:可调式血透临时颈内导管固定带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临床上适应范围广泛。目前,血透患者的数量直线上升,作为最常用的血透置管方式,颈内临时、长期置管存在因出汗及活动频率高而造成的导管脱出、不易固定、出血等问题。

血透患者李阿姨(化姓)表示,

“现在天气渐渐热起来了,颈部也比较容易出汗,以往敷贴的纸质胶布粘贴不够牢固,时常活动两下就影响导管固定了,即使是绑了丝巾也不管用。现在有了这个小发明就方便多了,别看这个小发明看起来简单,在实际使用中为我们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做血透时候的心情也变舒畅了。”随着低温可调式血透临时颈内导管固定带的发明应用,有效改善了上述问题,插管及导管处设有弹性固定面,能全面包裹暴露的导管体及敷贴面有一定的压力有效的固定导管,该设计具有舒适透气、有效固定、预防出血、操作便捷且经济可循环使用等特点,为血透患者带来福音。

老年病科:可调节长柄尿壶

对于长期卧床尤其是脊柱损伤等患者居家康复中,如何卧床排尿成为患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市六医院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排尿需求,研发了一款可调节长柄尿壶,实现了卧床患者自主使用尿壶排尿。

“可别小瞧这个长柄尿壶,子女上班,很多时候没办法及时照料我的日常起居,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这个长柄尿壶可派上了大用场。”患者王奶奶(化姓)说道。

以往普通尿壶,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必须依赖他人帮助才能完成,进而加重患者的病耻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因要非常及时地取用到尿壶,也增加了照护者的照护负担。本发明在普通尿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壶体上方把手处安装一个长柄提手。长期卧床患者可以手持长柄尿壶轻松够到会阴处,将尿壶口紧贴会阴部,方便排尿。市六医院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居家康复这一环节,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让卧床生活更安心,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骨科:术后功能锻炼辅助器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患儿术后需要使用支具和石膏固定,由于患儿股骨头和髋臼的匹配度不高,6岁以上患儿出院后一个月后,往往需要再次入院进行髋部的功能锻炼。传统的功能锻炼需将绳子或绷带绑在床尾,患儿拉住绳子或绷带,进行平卧位坐起平卧位的屈髋功能锻炼。因麻绳或绷带表面粗糙,患儿手掌处易磨出水泡,同时因缺少固定点,绳子滑脱易造成患儿疼痛增加,从而影响锻炼效果。

为解决这些困难,一种由轻量化PVC及防滑橡胶套等材料组装而成的术后功能锻炼辅助器应运而生。其具有维持肢体平衡、减轻锻炼疼痛、增加髋关节屈曲度、模拟爬楼提升锻炼趣味性、结构简单且价格低廉等优势。贴心的护理人员还根据设计发明的辅助器,制作了漫画版功能锻炼手册,通俗易懂,方便患者学习。当前该术后功能锻炼辅助器已在骨科多名患者中推广应用,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提高了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增加了髋关节屈曲角度,帮助患者尽早自主进行体位改变,增强康复训练成效。

护理科研医工交叉合作交流会激发了护理团队创新的积极性,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创新”,承载着市六医院护理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贴心服务,彰显了她们在护理工作中的创新性与人文性。

来源:周到上海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如果觉得《骨科患者的翻身枕 颈椎患者的小米枕……护士节前夕(她们的护理小发明已让病人们用上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