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蹲点深一度|养老护理员行业调查

2023-01-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63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郭茂英 刘春德 周艳 徐超超

怎让“守护夕阳”成“朝阳行业”

十月,是全国第十二个“敬老月”。养老护理员是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的人员。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巨大。

◎老年人照顾老年人

63岁的方和敏,骑着电动车,前往城阳街道的世纪民生小区,为78岁的牛大爷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照顾老年人”,并不是件稀罕事儿。记者采访的数位养老护理员,多数年龄都已接近60岁。

◎护理员不仅是照顾人

在轮值的这24小时里,臧瑞英几乎一刻也不得闲,神经全程紧绷,全身心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照顾失智老人是最难最辛苦的,必须不错眼珠的盯着,看不住就容易出事儿。”臧瑞英说。尽管有“挨打”或“蒙冤”的经历,臧瑞英还是热爱养老这个职业。养老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心怀良知。

◎四位大专毕业生都离职了

2019年,十多位大专生来到新香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参加毕业实习,最后有4位学生毕业后正式在此工作,但现在他们已经全部辞职了,时间最长的一位干了两年多。未来,居家养老中一些紧急呼叫服务、只能穿戴、智能感应、远程监控等设备,都需要年轻人去操作。

◎护理员有“量”更要有“质”

“多次换护工,找到满意的较难。”这是很多居家养老人群的痛点。而这与护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关。“如果入职后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行业就不会有前途。”关键是搭建职业水平评价和工资薪酬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使护理员有上升的职业通道。

“守护夕阳”期待增强职业认同

——养老护理员行业调查

今年十月是全国第十二个“敬老月”。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100万。按照国际公认的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巨大。“敬老月”里,记者在济南、青岛多地蹲点调查,探访养老护理员行业现状及背后的养老故事。

老年人照顾老年人

10月15日上午,63岁的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新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方和敏,骑着电动车前往世纪民生小区,为牛大爷提供上门服务。牛大爷今年78岁,是家庭养老床位的签约对象,从小就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现在年纪大了行动更是困难,平时由76岁的老伴儿照顾。方和敏是位男护理员,他个子不高,身材精瘦,按照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他自己也已是老年人。

一开门,牛大爷正坐在轮椅上看电视,老伴儿杜大姨热情地迎上来说话。方和敏向杜大姨了解了牛大爷的情况,查看了牛大爷浮肿的双脚,随后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卫生。方和敏为牛大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生活照料、助洁助浴、精神慰藉。

据了解,在城阳区,为家庭养老床位签约对象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享受每人每月450元的运营补助。当地依托机构组建的服务团队,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和生活照护服务。

方和敏平时在养老服务中心照顾失智老人,休息时间为自己负责的四位家庭养老床位签约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频率不高,都是一周一次,一次1-4小时不等。

日常工作中,把老人从床上抱到轮椅上或者从轮椅抱回床上是个力气活。方和敏每次要把老人扶到自己身上,用手臂圈住,双手十指紧紧扣在一起。他的动作利索,发力时嘴里喘着粗气,连续抱了几次,方和敏花白的鬓角渗出细汗。

“老年人照顾老年人”并不是件稀罕事儿。记者采访的数位养老护理员,多数年龄都已接近60岁,他们打算“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

王秀慧今年56岁,是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4小时居家护理员,目前照顾的是一位80多岁可以自理的老人。入行十年,王秀慧一共服务过四位老人,前三位是失能老人。目前这位老人是她从2019年开始服务的,她说,“照顾失能老人干不了了,我让公司一定给我找个能自理的。”

王秀慧说,上次护理的一位老人体重较重,在一次护理中她不慎扭伤了腰,在家休养了半个多月才康复,不久在工作中再次伤到腰。从那以后,王秀慧不敢再做太费力气的动作,怕腰伤复发。

随着年龄增大,王秀慧越来越觉得没有前几年能干了。几个月前,她蹲在地上整理东西,猛地起身时两眼一黑,头晕目眩,跌倒在地上。隔壁房间的老人听见声音后连忙过来把她扶起来,过了好一会儿王秀慧才缓过来。“可能是低血糖了,”王秀慧说,“幸好老人在,倒是让他照顾了我。”

护理员整体年龄偏大已成趋势。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平表示,考虑到护理员如果年龄太大,体力和精力都会下降,在选人时尽量把年龄控制在60岁以下,目前养老护理员普遍年龄在45岁-60岁之间,占了85%以上。

“最重要的就是心怀良知”

记者走进新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二楼活动室时,室内很安静,只有几位护理员说话的声音。宽敞的屋子里30多位失智老人围坐在6张桌子旁,见记者进来,有的老人稍微抬头看了一眼,大多数老人没有任何反应。

“这是失智老人的常态,他们已经不认人而且不能正常交流了。”护理员臧瑞英说。臧瑞英今年49岁,自2015年开始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一直都是照顾失智老人。

活动室的老人年龄大多在80岁以上,有一大半坐在轮椅上。臧瑞英来到一位老人面前问:“高大姨,我是谁啊?”老人缓缓抬头看了臧瑞英一眼,又停了十几秒,说:“你是我大姐。”臧瑞英笑起来:“我又成你大姐了?昨天还说我是你大姨。”老人思考了一会儿,还是说道:“你是我大姐。”

臧瑞英叹了口气,对记者说:“挺心酸的,人老了谁都不认识了,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认识。”

照顾一位失智老人,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磨人”的挑战,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虽然失智了,但他们的身体机能都还是健康的,一些老人力气还大,一旦挣脱起来照料者很难处理。”臧瑞英说,这需要照料者有专业的护理知识。

说话的工夫,一位老人的口水流了出来,臧瑞英赶紧从口袋里掏出纸巾给他擦拭,擦完后,老人说了声“谢谢”。十几分钟的时间,臧瑞英帮老人擦了三次口水,每次老人都会说一句“谢谢”。

最忙碌的时刻通常是饭点。臧瑞英要为老人端来餐食,为防止出现噎食,还要把鸡蛋弄碎放进稀饭里,把菜切碎拌到饭里,有时还要将饭菜打成糊状,给老人喂食。除此之外,护理员要做的还有很多:给老人擦洗身体、拿药开药、带老人到活动室锻炼身体、喂水喂药、协助老人大小便、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解闷、晚上每隔两小时查房拍照……在轮值的24小时里,臧瑞英几乎一刻也不得闲,神经全程紧绷,全身心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

护理员“挨打”也不稀奇,尤其是老人刚住进来时不适应,情绪易暴躁。“我照顾的一位老人,刚来时生活习惯不好,我帮她纠正可能引起了她的反感,有次我扶着她走路,不知怎么她突然反手狠狠扭了一把我的大腿。”臧瑞英说,像这样的动作,很难预判和预防。“但是现在好多了,住了几个月后,老人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暴躁情绪基本没有了。”

王秀慧也有照顾精神障碍老人的经历。她曾照顾一位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七年,老人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出现了神志不清的症状。“她总是说我偷她的东西,偷衣服偷被子。”王秀慧说。但让王秀慧欣慰的是,老人的家人非常理解,知道是老人神志出现了问题。“但还是很累,老人总是让我拿出一些她早就扔掉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东西。”王秀慧说。

尽管有“挨打”或“蒙冤”的经历,臧瑞英和王秀慧还是耐心呵护着老人的晚年生活。这与她们的经历相关。臧瑞英两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也在二十多年前离世,从小没有母爱的臧瑞英,心底一直有个缺憾,她想和老人多接触。王秀慧也是自幼丧母,由年迈的姥姥抚养长大,因此对老人怀有深切的感情。

作为一个直接面对“人”而且是“老人”的工作,养老护理员这一职业需要奉献精神。采访中,不止一位养老护理员表示,做这份工作,一定要有良心。陈平表示,阳光大姐的培训课程里,第一课就是道德培训,要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品德。青岛新香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纪鸿浩认为,“养老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心怀良知”。

四位大专生都离职了

采访中,纪鸿浩对记者提起,2019年,十多位大专生来到新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习,最后有4位学生毕业后在此工作,但现在他们已经全部辞职了。

今年26岁的小季就是其中之一。小季是临沂费县人,毕业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专业是健康养老产业,2019年秋天入职,年底就辞职回老家了。

小季说,来到新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后,他被安排在销售岗位,主要是销售服务中心提供的一些服务项目,每月4000多元基本工资,有业绩还能再拿提成。小季表示,当初上学时是自己主动选的这个专业,自己很喜欢养老行业。

“那你为什么离职了呢?”记者问。

“为了挣钱结婚。”小季的回答很实在。

小季回到费县后,在家里的养猪场帮忙。“在家里平均一个月能挣一两万块钱。”小季说,“女朋友在青岛工作,我计划两年后挣够钱去青岛买房结婚,到时会考虑重回养老行业。”

除了工资低,促使小季离职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觉得在养老行业升职的空间有限。“这个行业很需要经验,年轻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的晋升。”小季说。大学时,小季所在的班有近40位同学,据他了解,目前只有四分之一还在从事养老相关工作。

纪鸿浩说,比起其他养老机构,他们已经是给了有足够竞争力的薪酬。“一般机构给实习生也就一个月千元左右,我们这儿只要能在一线上岗,就给正式护理员的工资。”

纪鸿浩分析,四位大专生离开还有其他原因:一是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确实很累,年轻人受不了24小时一班轮值的工作节奏;二是这些大专生都是外市或外省人,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了回老家。“尽管有相关政策补贴,但力度还是不足以让他们留下。”纪鸿浩说。

为培养养老行业人才,我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吸引专业人才,对入职养老行业的本科及以上、专科、中职毕业生,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1万元一次性入职奖补,入职奖补申请人与养老服务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入职满一年、两年、三年分别按照奖补标准的40%、30%、30%比例发放。

记者向小季询问起这笔补贴,小季表示自己知道这个政策,但由于从事养老行业时间没有达到标准,所以不够资格申请。

社会对养老护理员这个身份有误解,也是年轻人不愿进入该行业的原因。王秀慧对记者说,她服务过的四位老人,家人都很好,老人子女喊她“小王”或者“王姐”,孙辈喊她“阿姨”,这让她觉得受尊重。但她的一位同事,在老人家中频频被称呼为“保姆”,“这样不好,我们不开心。”王秀慧说。

养老护理员是否非得高学历年轻人不可?“我们需要从年轻人中培养管理者。”纪鸿浩说,相比起护理员,管理人员更难找,既需要丰富的一线经验,又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新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段淑萍今年63岁,她表示,“管理者必须得有丰富的一线经验,才足以应对不同情形下老人的各种状况。”

智慧养老的不断发展也让养老行业对年轻人有更大需求。“例如我们上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对护理员的工作进行监测,所以开发了相关APP,原本设计的是每完成一项服务都要在APP中点击一下,但一些年长的护理员操作起来非常耗时,于是我又联系开发公司修改了相关功能。”纪鸿浩说,未来,居家养老中一些紧急呼叫服务、智能穿戴、智能感应、远程监控等设备,都需要年轻人去操作。

必须着眼职业化发展

聘请护理员,家属最关注什么?一位市民表示,顾虑很多,比如对方护理技术是否专业,有没有责任心,平常生活习惯如何,活儿干得是否利索等。“多次换护工”“很难找到满意的”是很多居家养老者的痛点,而这种情况与护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关。

首先是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青岛市家庭服务业促进会轮值会长林向峰介绍,进入这个行业,取得资格证不是“硬标准”。“跟会计、教师等行业不一样,尽管有养老护理员证,但不作为从事该行业必须的资格标准。”林向峰说,这就导致护理员水平参差不齐。

因为进入门槛低,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强。济南市社会福利院总护士长张男介绍,这是国内外普遍面临的难题,由于护理员整体素质不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没有那么强,人员流动性强,这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还有一个问题是护理员培训缺乏规范。张男介绍,省市每年会举办很多护理员培训,而且免费向养老机构开放。但培训全靠机构的“自觉”。例如,有些机构认为培训占用工作时间从而增加运营成本,就不鼓励员工去接受培训。

2020年,我省启用金龄健康养老培训云平台,通过“先进课程建设理念+在线自主学习辅导+后台系统督导管理+权威考核认证链接”的教育培训模式,让学员不受时间、空间和学习设备的限制,高效完成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张男认为,线上培训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有业内人士介绍,为了控制成本,有的养老机构往往只进行内部培训:高级护理员培训中级的,中级的培训初级的,初级的教没有受过培训的。

林向峰建议,应加强对相关企业和护工个人的规范管理和从业引导,加强市场监管和考核,激发企业和个人参加培训的动力。

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山东实施了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从2020年到2022年底,全省培训1000名养老院院长、20万名养老护理员、1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院长王克芳建议,要实现养老护理员“进得来、留得住”,必须着眼养老护理员队伍职业化发展,关键是搭建职业水平评价和工资薪酬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使护理员有上升的职业通道。据了解,近日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这是我省养老服务领域举办的竞赛规格最高、技能水平最强、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大赛前三名的选手,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我省还鼓励各级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不断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

(本文指导老师 周学泽)

养老护理,与你我密切相关

你是否想象过自己老去的日子是什么样子?此次采访之前,作为一名青年人,记者未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采访中,记者在两周的时间里见到了多位老人,他们面临的境况,现实而又具体。

插进鼻子的流食管,绑在身上的尿袋,全身瘦得“皮包骨”……失能老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无法自己掌控。记忆力衰退,无法对话,情感表达丧失……失智老人不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高度依赖别人护理照看。很多照顾老人的重担都压在了家属身上。

同事老家的一位长辈因患渐冻症瘫痪在床,由于老伴已经去世,生病前老人在老家独居,不能自理以后,女儿女婿把他接到了城里。每天,女婿都给老人翻身、擦身、喂饭、按摩……别人下班有休闲的时间,但他们下班之后的时间都花在了老人身上。

照料者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承受着心理压力。这些照料者往往24小时“在岗”,几乎丢失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

一位社工对记者说,她所在的社区每周六开展一次家属辅导课,每次讨论都以老人患者为核心。有一次上课时,她问道:“这次我们先不讨论患者,来说说你们自己,你们自己有什么需求?”

大家打开了话匣子:“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更苍老、更疲惫。”“我的一天就是一直在做饭、洗碗、做饭、洗碗,连买菜都去不了,因为我真的不敢离开家半步,生怕出什么意外。”“有时自己烦闷了,也不敢跟老人生气、不敢发火。”“希望我老了不要瘫痪在床。”

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疾病”,只看到了“病人”,没有看到他们的照料者。一些城市推出养老“喘息”服务,是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重度失能老人每年免费提供15天的“全托”服务,使其家庭照顾者得到“喘息”。拥有了些许可支配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享受到喘息服务的家庭照料者觉得政府推出的这项好政策,比发钱发物更贴心更珍贵。

人人都将老去,我们应该看到,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老龄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和养老护理将面临更多问题。因此,应不断探索养老新模式,并给予照料者更多支持,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养老护理的支持,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等方式为失能老人建立起护理保障。

为养老护理付出的所有努力,将照亮老龄化之路,令每个人、每个家庭受益。

如果觉得《蹲点深一度|养老护理员行业调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