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身体肥胖的人 为何一般首先从“肚子”开始(一个问题要注意)

2022-12-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肥胖,是我们大家都“深恶痛绝”的一个身体现象。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型也确实有“变肥”的趋势。一方面,人们的饮食营养得到充分的保证,另外一方面,也和很多的生活习惯有关。

但是,我们的身边,同样也不乏很多“苗条”的人。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大家没有区别,生活作息方面,似乎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那么,这些能保持苗条身材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绝大多数身体肥胖的人,他们的“胖”,都是从“肚子”开始的,这是为什么呢?

“肚子”,也就是我们身体的“胸腹”,俗话说“胸腹要害”,我们身体的重要脏腑,基本都位于此,肚子变大了、变胖了,是不是和脏腑的关系比较大呢?

我们再看一个问题:身体的十二经络。十二经络的走向也是很有意思的:足之三阳,从头向足;足之三阴,从足向胸腹;手三阳经,从手向头,手三阴经,从胸腹向手。

从十二经络的走向,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胸腹是六条阴经的交汇地带。

我们都知道,经络的阴阳之分,主要和它们所维系的脏腑有关。但是也不能忽视,所谓阴经,必定是偏于阴寒的,它们本身的阳气就相对“不足”。

于是,整个身体而言,胸腹也就是最阴寒的部位。比如我们穿衣服,也是胸腹最厚,冬天寒风扑面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选择将背朝向风,似乎后背就不怕冷,胸腹就该好好维护。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为什么后背没有那么怕冷?后背是阳经的循行之所,阳气充足,所以才能防御阴寒。

而胸腹本身就阴寒偏盛,自然无法更好地抵御寒冷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至少得明白一个道理:胸腹是偏于阴寒的,而肚子刚好就是胸腹的一部分。

我们再看一句中医养生的谚语:瘦人多火,肥人多痰。也就是说,身体瘦的人多火热,身体胖的人多痰湿。

而痰湿是什么?痰湿就是阴寒之邪。

那么问题来了,身体肥胖的人,他们一般先从“肚子”开始发胖;他们的体内多阴寒之邪;胸腹(肚子)刚好也是身体6条阴经的交汇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在我看来,这三者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却正是环环相扣的。

首先,胸腹是6条阴经交汇的地方,也就是是阴气最盛的地方,中医有云“阴胜则寒”,而“寒”的特点是什么?寒性收引、凝滞。

就像地球上的水,越是接近赤道、接近太阳直射的地方,流动性越好。越是接近南北极,越接近冰点,最后成为冰雪,这就是“寒则凝”的表现。

我们的机体也一样,胸腹(肚子)是阴寒最盛地方,脂肪也就在腹部堆积了。这或许就是肥胖的人,为何首先从肚子变大开始的原因。

既然明白,肥胖是因为脂肪让肚子慢慢变大,乃至全身肥胖的原因,如果能改变这个现象,是不是也就可以防止肥胖,至少有助于减肥呢?

所以,在我看来,防止身体肥胖、减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调理三阴经,尤其是里面的“足太阴脾经”。

脾主水湿运化,脾虚生痰,这些说法我们都听得多了。为什么就想不到肚子变大、肥人多痰的原因,主要在于脾经阴寒呢?

防止肚子变大、肥胖形成,至少需要注意三点:

1、胸腹需常暖:胸腹本来就是阴盛的部位,做好防寒就显得很重要了。露腹装、露脐装肯定是不适宜的。这一点,古人做得稍好一点,古代女性的“肚兜”就是例子;

2、脾需常“燥”:脾胃阴土,喜燥而恶润。只有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强大起来,才能减少体内阴寒水湿的积聚,腹部的阴寒少了,肚子慢慢“缩小”了,痰湿变少,身体的肥胖才能可能避免;

怎么“燥”脾?这一点可以从饮食上做起。比如适当多吃点健脾化湿的食物,或者温阳健脾的食物,让脾更好地运化水湿。如山药薏米、茯苓白术,都是可以合理选用的;

3、脾经需常“通”: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经络,只不过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传送”的作用。因此,让它的“交通”保持畅通,气血运行无碍,痰饮水湿的积聚也就无从说起了。

打通脾经,可以选择“三阴交”到“阴陵泉”这段经络。三阴交在内踝上三寸(同身寸),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可以用手推按这段经络,从三阴交向上推按,以自己觉得皮肤发热为度,每天坚持一两次即可。

总之,身体肥胖的人,大多数先从肚子开始,我们想保持较好的身材,首先就得让肚子“缩”下去。通过减少胸腹的阴寒之气,提高脾的运化水湿,打通脾经,让气血更加畅通,“寒凝”也就会减少,对我们减肥,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觉得《身体肥胖的人 为何一般首先从“肚子”开始(一个问题要注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