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请渔民朋友手下留情 不要抄了野生大黄鱼的老窝(浙江海洋大学研究团队呼吁:给它5 10)

2022-12-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9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都市快报

近日,宁波奉化桐照村的渔船捕获1500多斤野生大黄鱼总价值近百万元的消息,引起多方关注。有人羡慕渔民一网捞到“黄金”,也有人为此感到心痛。

早前报道:

《罕见!宁波渔民捕获1500多斤野生大黄鱼,每条重2到4斤,价值近百万》

《码头上金灿灿一片,零售价1000多元一斤!宁波800多斤野生大黄鱼提前回港,不愁卖》

浙江海洋大学特此呼吁,请渔民朋友手下留情,不要抄了野生大黄鱼的老窝!

浙江海洋大学老师赶到桐照村

1000元买了4条大黄鱼回去做研究

11月29日,这批“黄金”被运回奉化桐照村的码头。

第二天一早,浙江海洋大学大黄鱼资源重建团队成员之一的陶震博士得到消息后,就赶到桐照村,他的任务是买几条大黄鱼回校做科学研究。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觉得机会难得,这样的标本特别珍贵,就派我来买鱼。”陶震挑了4条鱼,个头都挑得比较小,七八两重到一斤重的都有,“做科研用的,个头关系不大。”

水产商林老板也很豪爽,听陶震说买鱼是为了科研,一共就收了他1000元。这批大黄鱼一到码头,就已经被林老板全部买下,批发价600元一斤。这次他根本不愁卖,已经一售而空。

陶震把买来的几条大黄鱼放进随身携带的冰盒子,在低温下带回了学校。

回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大黄鱼进行体重、体长等基础测量登记。这些数据非常细致,比如测体长,除了身长,还有胸鳍长、腹鳍长、臀鳍长等。

随后,这些大黄鱼被一一解剖,切片。陶震说,像肌肉样品的话,在实验室里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序列以及脂肪酸成分分析等,这里面包含大黄鱼的遗传特征等信息。

“有一位老师得到消息后,赶过来取走了鱼的内脏,他主要是进行大黄鱼内含物的检测。”陶震举了个例子,其中一个检测是通过分析肠道里的残余食物等,来还原食物类别。这些被大黄鱼吃掉的食物往往有它的分布区域,由此可以推测出大黄鱼曾经在哪里生活过。

研究人员在解剖大黄鱼,在胃里发现一条还未消化的小鱼。

剩下的部分大黄鱼被存入零下80摄氏度的冰箱保存,留待后续进行更多的研究。

陶震说,这一次的大黄鱼研究,不仅仅是他所在的项目团队,还有学校其他专家共同参与,“我们会分析这批大黄鱼的遗传、基因组、分布区域等,部分研究的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这一网下去

20年内又见不到黄鱼?

奉化渔民捕到1500斤大黄鱼的消息传开,网上质疑最多的是,怎么会有这么多野生大黄鱼,是不是养殖场的大黄鱼跑出来了?

关于这些大黄鱼是不是野生的,陶震说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因为当前“野生”这个概念并不明确,说它世代都属于野生群体的算野生,还是说鱼苗增殖放流在野外长大就算野生?

“当年大黄鱼的自然资源严重衰退之后,已经很少听说渔民能捕获到纯粹的野生大黄鱼了。”

“目前一般说是野生大黄鱼,其实是政府每年增殖放流的大黄鱼鱼苗长大的。但是,放流的鱼苗不容易捕食食物,也容易被其他鱼类捕食,最终存活下来的是极少数,按照目前增殖放流技术,放流存活率在1%左右。目前,大黄鱼野化训练采取纯人工到纯野生的过渡方法,就是为了提高增殖放流大黄鱼生存能力的一个举措。”

关于这批大黄鱼跟养殖大黄鱼之间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专家表示,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对比才能实现。

据相关资料记载,捕捞大黄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74年成为捕捞大黄鱼最“辉煌”的一年,全国捕捞量达20万吨。随后,大黄鱼一路没落,从1983年开始,大黄鱼就无法形成鱼汛。

2010年开始,宁波启动岱衢族大黄鱼(大黄鱼有不同的种群,如东海野生大黄鱼叫岱衢族大黄鱼,福建的叫闽东大黄鱼)鱼苗人工增殖放流活动,野生大黄鱼才慢慢地又出现在市场上。渔民一网下去捕捞上来的大黄鱼通常都只有个位数,夹杂在其他的鱼类中,本身再也没有鱼群。

野生大黄鱼因为数量稀少,价比黄金,被人们纷纷追捧。2017年,宁波一条9.8斤重的大黄鱼卖出14.8万元,卖出一辆轿车的价格。

按照舟山国际水产城现在的行情,1斤半到2斤半的野生大黄鱼,价格在1000元到3000元一斤不等,3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鱼非常罕见,水产城几乎没有成交记录,双方经常是私下交易。

像这次大规模的大黄鱼捕获,在近年来是极为罕见的大事。有网友惋惜,“这一网,20年内又见不到黄鱼”。

重现岱衢族大黄鱼

是一项全民行为

“1500斤大黄鱼,谈不上成为族群,但也是非常庞大的数量,如果这些是岱衢族大黄鱼在放流过程中慢慢成群成族的话,被一网打尽,实在太可惜了。”浙江海洋大学大黄鱼资源重建团队的宋伟华教授感叹。

关于为什么能捕捞到这么多大黄鱼,宋教授和科研组的同事们也讨论过,有可能是历年来增殖放流的效果,也有可能是从大黄鱼养殖场逃出来的。

不过,宋教授不支持逃逸一说,他认为这片海域位置太远,以养殖大黄鱼的游泳能力、捕食能力来说,恐怕游不到那么远。

他说,这次,渔民捕捞作业的159海区有暖流交汇,可能属于大黄鱼的洄游通道。上世纪70年代以前,岱衢族大黄鱼的“三产一通道”,也就是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比较固定,像越冬场的话,大约在东经124度左右,“但是,现在的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

今年11月初,浙江海洋大学在放流的11000多尾大黄鱼身上做了标记,目的就是为了摸清大黄鱼越冬的洄游路线和越冬场。

“现在,我们要在新环境下加强对大黄鱼的基础研究,了解大黄鱼新的洄游习性,只有加深对大黄鱼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保护它,比如在大黄鱼越冬的时间里,减少相关海域的渔民作业,建立一个大黄鱼保护区。”

宋教授说,“保护大黄鱼,重现岱衢族大黄鱼,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全民行为。”

关于加强

野生大黄鱼资源保护的呼吁

各位渔民、市民朋友:

看到近期宁波的渔民朋友捕到1500斤野生大黄鱼的消息,我们与大家一样,感到非常振奋。消失多年的野生大黄鱼资源终于有了恢复的迹象。这是浙江乃至全国海洋渔业人多年的期盼。

兴奋之余,我们还是要冷静看待这个好消息。东海大黄鱼资源还处于十分稀缺的状态,远远没有达到产业化捕捞的水平。在大黄鱼传统越冬场出现鱼群的集聚,如果这些鱼群确实为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那说明沿海各地市长期开展的大黄鱼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工作起了一些作用。我们知道,离大黄鱼资源修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道远,唯有久久为功。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渔民不要去大黄鱼越冬海区围捕大黄鱼。越冬期是大黄鱼最集聚的时期,越冬场就是大黄鱼的“老窝”,历史上,我们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抄了大黄鱼的“老窝”,导致大黄鱼资源几近枯竭,这个深刻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

我们呼吁广大渔民捕到大黄鱼后,将其放归大海。零星几条大黄鱼,对渔船来说,是很少量的经济收入,但对大黄鱼资源来说,是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的关键环节。我们呼吁广大市民不吃野生大黄鱼,野生大黄鱼固然味美,但现在深水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品质和营养价值已经非常接近野生大黄鱼,是野生大黄鱼很好的替代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大黄鱼资源修复,大家看到了希望,让我们一起来呵护好这希望的火苗,给它5-10年的时间,让大黄鱼休养生息,王者归来。

浙江海洋大学大黄鱼资源重建团队

2020年11月30日

请渔民朋友手下留情 不要抄了野生大黄鱼的老窝!浙江海洋大学研究团队呼吁:给它5-10年的时间 休养生息 王者归来

如果觉得《请渔民朋友手下留情 不要抄了野生大黄鱼的老窝(浙江海洋大学研究团队呼吁:给它5 10)》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