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科协“十大”经验交流)中国卒中学会:汇集行业优势 提供高质量公益健康服务

2022-11-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编者按:

在喜迎建党百年、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总结宣传5年来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的改革创新实践,“科协改革进行时”微信公众号开辟科协“十大”经验交流专栏,遴选并陆续推送一批时代特色鲜明、改革成效显著、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大会交流材料,供交流借鉴、相互启迪,以期促进科协事业发展立足新起点、再上新台阶。

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而重大慢病的防治科普又与健康扶贫密切相关,学会为设立有效的科普工作机制,于创会之初即成立了卒中防治科普志愿服务组织—“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和传播卒中快速识别与急救常识的“中风120特别行动组”,以便更加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科普工作,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600余家志愿单位,4万余名志愿者,为学会吸引凝聚卒中防治工作者,为大众提供不同形式高质量公益性健康服务的品牌化社会力量;中风120特别行动组创作了大量卒中识别与急救相关科普资源,在全国部分城市的实体公共场所内和公共交通媒体宣传平台进行播放。现将五年来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品牌化科技志愿服务团队

中国卒中学会“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以下简称“红手环”)和“中风120特别行动组”(以下简称“中风120”)是为了充分发挥广大从事和热心推动中国卒中防治事业发展的人士、社会团体的公益作用,由中国卒中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设置的内部组织,接受学会领导和统筹部署,结合所加入志愿单位自身特点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如科普宣传、免费体检、义诊等。

“红手环”和“中风120”志愿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志愿单位和其所属红手环志愿者和中风120战士参与,完全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卒中及相关知识和技能教育、健康服务。

组织单位内部成员加入服务团的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统称为红手环志愿者单位。在“红手环”和“中风120”名下登记注册,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资源,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健康科普志愿服务或者协助志愿服务的中国公民、海外人士,统称为红手环志愿者和中风120战士。

“红手环”和“中风120”遵守学会的相关规定,不另定章程。对外开展活动时,须经学会批准方可进行。

二、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机制

学会的科普专职负责部门为“科普宣传部”,对“红手环”和“中风120”的科普志愿工作进行指导,两个志愿组织又分为学会-省-地市三级分层管理模式。

(一)志愿组织招募注册制度

申请单位填写《中国卒中学会红手环志愿单位申请表》和《中风120特别行动组成员单位申请表》,加盖单位公章,提交给学会红手环志愿服务管理系统网站或中风120网站,由学会科普宣传部审批、编号并备案。

(二)科普志愿服务类型和服务频率

红手环的科普服务类型包括疾病防治科普讲座(含线上)、健康咨询或义诊(含线上) 和卒中高风险因素的免费筛查。活动开展区域有居民社区、乡镇村屯和医疗机构内。在学会组织号召下,全国各地志愿单位平均每年开展至少5000场的志愿活动。

(三)科普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和制度

学会制定了《中国卒中学会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包括总则、组织管理、注册申请加入流程、权利和义务、财务管理原则、活动申请审批方法、活动结束后总结提交、奖惩办法和附则几大部分。在2017年“中风120”成立前,也参考“红手环”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关的成员单位和志愿者加入流程。

(四)培训机制、培训方式和频率

根据《管理办法》之规定,志愿单位有义务为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确保志愿者胜任所安排的志愿工作。学会从2019年学术年会起设置了“红手环论坛”,邀请志愿者代表、志愿单位负责人代表、区县-地市-省各级管理办公室代表和接受过志愿服务的民众代表参会,就本地区推进志愿服务的做法和规划进行交流。

三、科普志愿服务成效

(一)利用主题性活动提升所属志愿单位卒中防治科普志愿活动影响力,并促进科学常态化发展

每年年初,学会针对行业行政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本领域医疗质量安全领域突出或者共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制定的改进目标,制定学会本年度科普工作目标,科普宣传部根据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红手环”和“中风120”的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尤其注重建立围绕目标工作的调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志愿单位和志愿者的积极性。而工作目标的落实主要借助于每年4~5次的主题性科普活动,这些活动有些是学会自己的品牌性活动,有些是结合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和“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开展工作。

中国科协“九大”以来,学会组织所属各志愿单位举办科普宣讲和健康咨询类活动次数逐年大幅增加,受众人数呈上升趋势,影响力整体不断增强。5年来各志愿单位累计科普患教义诊类活动2万余场次,受众达100万余人次,参与活动志愿者共计15万余人次。学会于2016年响应中国科协号召,组建了拥有66人的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其中1名被聘为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自2016年以来,学会连续五年位列中国科协“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予以表扬单位名单”。

(二)努力产出优秀科普资源

5年来学会组织行业权威专家,共编写图文并茂的科普类优质图书5套:《扫描脑血管病》《远离脑中风》《脑健康读本》《脑卒中医患沟通图谱》和《中风患者与照料者手册》。其中,《脑健康读本》被科技部评为“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心脑血管疾病漫画科普短视频37个,创作“中风120”地域方言版卒中快速识别科普视频32个;创作卒中防治公益微视频1部——《爱“救”在身边》。

此外,学会充分发挥行业内医学专家智力资源优势,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和北京体育局联合出品了20部“医体融合”相关慢病科普视频,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频道“大健康”栏目每周播放一期;同时,学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功能,在微信平台开办“医体融合大健康”公众服务号,每周持续发布一期四篇用体育健身方式促进医疗保健的原创科普视频和文章,自2021年2月开办以来,已有近4万人关注。

(三)通过评选表彰和编著宣传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出版物等方式,弘扬志愿精神及推广优秀案例经验

1. 举办表彰优秀志愿服务晚会,学习点赞先进模范

在每年学术年会期间,学会通过举办“红手环之夜”颁奖晚会,表彰年度优秀志愿单位、优秀志愿者及年度征集到的优秀事迹,通过颂楷模、学模范、谈感悟、做承诺、送祝福等各种形式,为身边的正能量点赞。

2. 出版弘扬志愿精神的系列图书

为持续提升红手环公益精神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学会连续出版了传播红手环志愿服务“好声音”系列书籍《红手环感动中国系列图书》三辑。各篇文章内容来自于红手环志愿服务单位、志愿者的优秀活动经验总结,意在全社会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对中国的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借鉴意义。

(四)着力打造“红手环俱乐部”微信患教平台

依托中国卒中学会强大的医学专家和学术资源,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公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危险人群提供健康风险的自我评估及疾病知识教育,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知程度,帮助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最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红手环俱乐部”还整合学会遍布全国各地千余家红手环志愿单位的脑血管病防治科普力量,发布并推送关注订阅者所在地域的红手环健康科普志愿活动,方便关注者及时了解身边的卒中防治患教课堂和义诊的信息,按需参与线下公益活动,提升群众对红手环俱乐部的参与获得感。

来源:中国科协改革工作办公室

原标题:《【科协“十大”经验交流】中国卒中学会:汇集行业优势 提供高质量公益健康服务》

如果觉得《(科协“十大”经验交流)中国卒中学会:汇集行业优势 提供高质量公益健康服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