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补有方食有道”的中医食疗与食养

2022-11-17 分类:养生资讯

能用食平疴可谓良工

浙江余姚县某富商的儿子患“小伤寒”,久治未愈。病家请来医生会诊,有谓虚证宜补,有谓实证宜清,有谓虚热当用甘温,有谓虚寒当予温运,各执一辞,致令病家无所适从。后邀名医范文甫赴诊。范视过病情,将前医之方一一掷于一旁笑曰:病将愈矣,何用服药。遂至田边拔来小白菜一把,嘱其煎汤服之。主人将信将疑,孰知服汤数日,病者寒热悉除。诸医请教,范曰:病已将去,虚热未除,胃气未升耳,故当升其胃气,此《内经》“食养尽之”之意也。(《范文甫专辑》)

按:此症若任庸医处治,杂药滥投,后果难以想象。范氏不愧大家,一眼看出本病乃“胃气未升”,仅用小白菜既愈此等复杂之症,可谓深得“食养尽之”之旨。孙思邈说:“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此语具有经典意义。仲景云:“药势偏有所胜,令人脏气不平。”而食养、食治则无此弊端,故能用食平疴者,可谓良工。许多名医都注意食养食疗,善于用食平疴,称得上良工。

下面试看几例:

牛奶荜拨愈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一次患了痢疾,腹中阵阵疼痛,腹泻频繁。太医们用了多种方法毫无效果。最后只好张贴皇榜,诏请天下名医治疗。有一名卫士官张宝藏曾患过这种病,就开方呈献太宗治疗,其方用牛奶煎熬荜拨服下。此方确实十分简单,想不到太宗服药后腹痛消失,腹泻很快止住,拖了多日的痢疾竟然告愈。后来,太宗的旧病复发,照方服用又治好了。太宗很高兴,关照宰相魏征提拔张宝藏为三品官。(唐·温奢《续前定录》)

按:《医宗必读》载述:“荜拨定泻理心疼”,为温中止泻佳品。

宋孝宗莲藕治利

宋孝宗性喜吃蟹,某年秋季正值蟹肥脐满,孝宗恣意大吃,得了下利之病,每天泄泻不止。众太医迭治乏效,满朝文武无不忧心。一日,太后偶然见街旁有严姓小药铺,差人去问能否治利。店主答曰:“本店虽小,治利却是专利。”太后宣其进殿为皇上治病。严某诊了圣脉,知因过食湖蟹引起,心想蟹乃介类,性极阴寒,因凉致利本属常情,投以温药谅当收效。然朝中太医如云,岂有不知!此必常法已不中用,必须另想妙策。反复思忖,告以新鲜莲藕放入金杵臼内捣汁,加热酒少许冲服。服了几次,圣体果然得愈。太后大喜,将金杵臼赏赐于他,孝宗还封他作了医官,宋时称“防御”,故人称“金杵臼严防御”。(《养疴漫笔》)

按:明《本草经疏》已有藕“能解蟹毒”之记载。

羊肉治疮口不敛

明代太学生蔡东之,年过五十,患背疽,经治疗己经溃浓,但疮口一直未收敛封口。时值冬月,兼见咳嗽不已。薛已告曰:疮口未敛,是脾气己虚;咳嗽不已是肺气受累,法当补脾。隔日,薛与蔡在宴席上相遇,薛见蔡不吃羊肉,劝他说:“羊肉之补与人参相同,尽可食之。”蔡便开始吃羊肉。不过十来天,疮口已敛,咳嗽亦愈。

按:疮疽浓溃后而不收口,多由气虚引起。羊肉甘温,补中益气,气盛而能生肌,故可敛疮封口,薛已实为善用食疗食补者。有些医家认为羊肉属“发物”,对于疮疡等病应该忌口不食,观此案可知其非也。

羊肉汤治疗褥劳

(1)周师母,产后,腹中苦寒痛。前医作气滞,久治无效。舌淡脉弱。处方:精羊肉30g,当归9g,生姜12g。

病家云:“吾腹痛日久,治之无效,特从远地请范老先生高诊,并非到小菜场买小菜,处方何用生姜、羊肉?一味当归能治病乎?”答曰:“此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治虚寒腹痛甚效,服之当愈。”隔数日,病家前来感谢,谓药到病除,诸恙若失。(《范文甫专辑》)

(2)马彬五别驾(相当于州府长官助理),未出仕之十年前,夫人大产,去血过多,昏晕大虚。前医重用人参芪术,已虚回血止,饮食如常。惟昼夜卧于床,不能坐起,坐则头眩耳鸣,必睡下乃可。如此已七十日,日服人参四五钱不效,招予治之。

诊脉惟细迟无力,而饮食不减平时,肌肤声音似无病者。此产后不慎起居,肝肾气虚,肝虚不摄气故眩晕也。仲景谓之褥劳,久则成痿,用仲景之羊肉汤治之。用精羊肉二两,煮熟去肉,再以黄芪五钱,当归五钱,人参一钱,入汤煎熟,日服二剂。十日后即能起坐,二十日即可步履,回母家调治而痊。(《素圃医案》)

按:此案褥劳,“已七十日,日服人参四五钱不效”,用此羊肉汤而能治愈,足以证明食疗价值。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文章来源于张存悌老师、卓同年老师《拍案称奇》,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编辑:梁上尘

⊙温馨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中医思路参考。

如果觉得《“补有方食有道”的中医食疗与食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