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韶山小学“小药农”种出1300余盆中草药

2022-11-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本文来源:昆明日报」

本报讯 记者蔡晓磊 实习生吴东雪报道 日前,五华区韶山小学3个校区开展了以“学习中医药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喜迎COP15”为主题的作品展。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学生利用暑假种植的1300余盆中草药。

暑期放假前,韶山小学翠湖校区、螺峰校区和云著校区组织对中草药感兴趣的学生,分年级种植了石斛、紫苏、紫花地丁、玉竹、射干等中草药。3个校区共有13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韶山小学科学教师王宇飞介绍,种植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做好种植、护理及观察记录,鼓励他们以自然笔记的形式总结中草药植物的生长变化。

六(2)班学生成新远种植的中草药是射干。把它带回家时,这株草药只有15片叶子,高约15厘米。施肥、枯叶修剪、浇水……经过一个假期的精心护养,这株射干已经长出30多片叶子,30厘米高,比之前大了一倍。

收假后,学生把1300余盆中草药带回了校园,成了美丽校园的一景。

如今,学校的各个绿植区域,按种类分别摆放着学生种植的中草药。学校在部分区域还设置了不同的中草药简介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它们。活动中,学校展示了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自然笔记,还设立了一面心愿墙。“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美丽新家园。”心愿墙上,张贴着学校教师和学生有关COP15的心愿,构成了一棵大树的形状。韶山小学发展中心主任姜芸说,通过活动,希望全校师生在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同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后续的活动中,学校还会组织孩子们开展药食同源的烹饪比赛,在绿色校园的体验活动中认识更多的中草药植物,打造韶山中医药文化特色。

如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韶山小学校长许赫瑜说,此课程着力打造以中草药种植、中医药文化养生为主,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医疗保健常识学习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生态园,分享和传承中医药文化。

如果觉得《韶山小学“小药农”种出1300余盆中草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