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巴南区圣灯山镇党委书记张永:养生、养心、养老的“三养圣地”圣灯山邀您四季来打卡

2022-07-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距重庆市中心仅50公里,旅游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有巴渝奇山-圣灯山森林公园,有千年古寺-云豁寺,有享誉全国、西南最大的红枫观赏基地一一五洲园,有主城最近的佛影峡漂流,有四十八道山城门遗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石昆词”……6月11日,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镇在“醉美是家乡”——巴南区镇街文旅推介活动中登场。当晚8点开播的“书记导风景”专题宣传片中,圣灯山镇党委书记张永将作为“导游”和“代言人”,带领观众领略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体验精彩的人文风情、畅游美丽的风景风光。

春里赏花:乱花渐入迷人眼

“此间正是春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每年的3月,圣灯山镇五洲园的红枫便悄悄“红起来”,一时间,这500亩红枫成为了大家朋友圈里的“网红”景点,到圣灯山打卡红枫和赏花也成了时尚之选。

"枫叶红于秋,但你可曾见过万物复苏的春天,枫叶却红满山头?"据张永介绍,圣灯山五洲园内辛勤的园艺师们,将嫩红的“亚洲红枫”、亮红的“三季红枫”、火红的“中国红枫”,进行了别出心裁的间隔栽植。利用各种植株的树干高低,让枫林呈现出更为错落有致的立体感,仿佛一大片“火云”飘逸在不远的山间,漫山遍野都燃烧着无尽的浪漫,让人忍不住一直按快门,宛如一场饕餮视觉盛宴。

"近年来,圣灯山以加快产业振兴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引领、深化改革,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据张永介绍,圣灯山镇以旅游产业为导向,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强化产业培育,坚持农旅融合,着力打造组团式全域景区,因势利导,以圣灯山村、石林村、梁岗村等11个村落为支点,全面布局建设集观光休闲、现代效益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产业和避暑休闲产业于一体的“组团式”全业态乡村旅游模式。

夏日避暑:何以消烦暑,唯有圣灯山

圣灯山最高海拔1064米,其中海拔800米以上区域达2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5%,夏季平均气温比主城低6℃以上,是重庆主城区避暑休闲胜地。

“到圣灯山漂流,又方便又刺激,一个字‘爽’!”张永告诉记者,夏日的圣灯山,从主城各个区县赶来“耍水”的人不少,熊燕则是连续三年都没有落下,她觉得,圣灯山离主城近,交通方便,约上三五好友来感受这份清凉很值得。

"每到夏季,漂流成了众多人的首选。"张永称,在圣灯山,落差200米的佛影峡漂流,跌宕起伏,是主城漂流的不二之选。千佛岩、石佛滩、莲花瀑布等景点如串串珍珠错落有致的散落在漂流的河道间,全程漂流用时1.5小时左右,令人目不暇接。在峡中蜿蜒穿行,时而湍急如梭,时而舒缓惬意,时而逐浪而飞,时而跌宕起伏,让人心旷神怡,一路穿行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刺激和愉悦,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夏日里的清凉,也饱览了圣灯山的自然之美。

据了解,近年来,圣灯山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紧紧围绕“休闲避暑目的地”的功能定位,着力农旅融合,聚力乡村振兴,合力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秋季摘果:好一幅硕果累累之景

高山葡萄、高山西瓜、高山脆红李……进入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到圣灯山体验乡村采摘的最佳时节,连片的脆红李果树染红了整片整片的田野山间,一串串果实与秋日的暖阳交相呼应,形成一幅醉人的秋日胜景。"秋阳之下,大家悠闲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剪枝、采摘、品尝,乐在其中。"张永称,不仅游客品到了丰收的果实,农户也尝到了休闲观光农业的甜头。

据张永介绍,近年来,圣灯山镇以打造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依托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新格局,将地域特色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农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困境。

据了解,通过大力培育享誉全市的以“圣灯山”冠名的脆红李等特色农产品,使产品变高品质礼品;大力创建星级农家乐,促进农用土地、林地有序流转,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使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打造避暑休闲养生、茶山风情、田园农耕等产品,促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全面优化。

在发展“组团式”全域旅游的思路下,圣灯山镇大力发展旅游关联产业,推进农业、旅游两大业态深度融合,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这种“旅游+”产业的效应突显,让当地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让圣灯山镇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组团式”旅游链的形成为圣灯山镇老百姓开通了多条增收渠道,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30多户建卡贫困户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冬季赏雪:看白雪皑皑瑞雪兆丰年

“看雪不用跑太远,从主城开车1个多小时就能实现。”据张永介绍,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圣灯山作为赏雪游玩的目的地。看完了雪景,再走走乡间老屋院子,尝尝农家菜,未尝不是一件愉悦的事。

在圣灯山,随处可见的竹篱笆、白墙面上的农耕画,这些经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的老屋院子,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愈发恬静优雅。

为了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圣灯山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注重提升小镇的“颜值”,又全力提升小镇的“气质”。

首先就是“硬件”的升级改造。该镇投入资金2700万,全面完成跳石场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环境美化、外墙排危、强弱电改造以及店招店牌整治等,让小镇的“颜值”更加优美靓丽。其次就是在“软实力”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农家书屋、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举办文化讲座、文艺汇演、送春联、诗歌诵读等文体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让小镇“气质”更加富有内涵。

据悉,目前针对旅游产业,一系列提档升级的“大动作”已铺开:圣灯山康养农旅小镇建设正在加紧推进;熊猫宝贝亲子庄园完成园区景观、园区道路等设施提档升级,五洲园新建绿色停车场、商业集市等基础设施,自主研发种植一年四季皆可观赏的新品种“锦绣枫”等1万余株;天坪农耕园项目计划打造集民宿、农业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复合式田园综合体。

跟随着陈太民从春到夏到秋再到冬,一年四季的圣灯山美如画,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也正在徐徐展开……

如果觉得《巴南区圣灯山镇党委书记张永:养生、养心、养老的“三养圣地”圣灯山邀您四季来打卡》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