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跟着孔子学养生——父子之间亲情比法律重要

2022-07-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翻译: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证实了这件事。”孔子说:“我们家乡正直的人和你那个正直的人不同:父亲为儿子遮掩,儿子为父亲遮掩——正直就在其中了。”

这段话是很多人批评孔子的靶子,孔子让人不遵纪守法,为了给亲人躲避法律的制裁可以包庇亲人,按照现在的法律就是犯了包庇罪。不仅是现在,按照以前的法律也是包庇罪。

如果孔子生活在现代社会,身为知名公众人物,竟敢说出这样违犯法律的话,就有问题了,有关部门会先把孔子的微博封号了,先禁言几个月再说。

孔子主张的是礼乐治国,不是简单的依法治国。礼乐治国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让老百姓快乐,能让老百姓不快乐的法律规定就要改变,不能改变的也要做个变通。

孔子审理过的父亲告儿子不孝的案子就属于孔子对法律进行了变通,父亲告儿子,按照法律孔子不能不受理,但是受理以后可以先压着,让他们自己内部解决。

《孟子》里面也有一个舜关于亲情和法律的故事。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沂然,乐而忘天下。

翻译: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 人,那怎么办?” 孟子说:“把他逮起来就是了。” 桃应问:“难道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够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像抛弃破鞋子一样。他偷偷地背负父亲逃走,沿着海滨住下来,终身逍遥,快乐得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这是个虚拟的故事,但是和孔子的态度是一样的。

孔子因为这段话受到的非议最多,有人把这段话作为儒家文化有腐败基因的证据,把现在政府官员的腐败归根到孔子头上,真是用心良苦。

规范人行为的有道德也有法律,现在人认为法律更重要,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可以做的,违反法律必须受到制裁,违反道德无所谓,反正道德早已沦丧,人们把道德不放在眼里。

孔子认为礼比法律更重要,因为孔子主张的是礼乐治国,孝敬父母是礼的最基本的内容。

法律很重要,但是 法律能解决的问题有限,特别是对家庭内部的矛盾,法律都解决不好,并且法律解决问题以后会留下后遗症。

如果父子之间依法办事,不按孔子说的去做,一个家庭的关系就是很紧张的,人人没有安全感,家庭不和谐,还谈什么社会和谐。

这方面的教训在文革时期很多,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夫妻之间互相揭发,父子之间互相揭发,造成普遍性的家庭关系紧张,很多夫妻离婚,父子反目。有的人受不了压力而自杀。

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如果在家里都不能得到亲人的爱护,人的心理会受到太大的压力,不可能快乐。

有的人会说为了公平和正义,要大义灭亲。这是法家的治国思想,依靠法律来达到公平,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达不到。

从养生的角度来解释这段话更合理,在孔子看来礼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家里注重礼首先是要对父母孝敬,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对父母的孝都是第一位的。

如果觉得《跟着孔子学养生——父子之间亲情比法律重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