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人性的贪欲才是世人无法正确养生的根源

2022-07-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前天笔者根据十二长生决用养生的观点解释过老子“营魄抱一”的重要性,有位朋友私信我说,自己很注重养生,但就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养生,怎么办?

其实不仅仅是这位朋友有这样的困惑,世人没有养生的习惯几乎都怪罪于忙和没有时间。难道真的连让自己静下来听听内心声音的时间也没有吗?并非如此,老子曾经在道德经中讲到过造成世人无法养生的根源是什么,请随笔者往下看。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

老子所讲的“无色”是什么?

《左氏传》中说,通眼者为五色,指所有能够被眼睛看到的事物。

《黄帝素问》曰,草性有五,章为五色者,东方木为苍色,万物发生,夷柔之色也。南方火为赤色,以象盛阳,炎焰之状也。中央土黄色,黄者地之色也,故日,天玄而地黄。西方金色白,秋为杀气,白露为霜。白者,丧之象也。北方水色黑,远望黯然,阴暗之象也。溟海淼邈,玄暗无穷,水为太阴之物,故阴暗也。

在《皇帝素问》中说按照自然四季的颜色分类的话,有这么五中颜色,青、红、黄、黑、白。每一种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意义,青色象征万物初生时的欣欣向荣;红色象征阳气旺盛,积极向上;黄色象征了大地;黑色象征了幽冥大海,黑暗不明;白色象征肃杀之气。

老子用五色来说明人们看到的五种颜色仅仅是表面的象征,如果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一味的追求看到的表面颜色,就会逐渐的丧失对真实事物的辨别能力。

很多人经常听到佛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和老子所讲的意思是一样的,指在说明人不要执着于物,同时也明确指出,色是伤精气之物。

如果一个人沉迷于花花世界,太执着,就会像瞎子似的,什么也看不到,还会使人精神迷乱,不知所为。如果一个人整天昏昏沉沉,那么身体也不会健康。

老子由此警示世人,不要被事物表面诱惑而失去自我辨别的能力。

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聋

老子讲的“五音”指什么?

《皇帝素问》中说到,“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还分别解释了五音象征的含义。

《皇帝素问》云:木角音,在生为呼;火徵音,在声为笑;土音宫,在声为歌;金商音,在声为哭;水音羽,在声为呻。

五音中的角音发出的声音像呼喊声,徵音发出的声音象笑声,宫音发成的声音象唱歌,商音发出的声音象哭声,羽音发出的声音象呻吟。

老子讲到,如果呼喊声、笑声、歌声、哭声、呻吟音夹杂在一起,只会让人耳朵溃聋,于养生的角度讲,人们如果经常处于嘈杂吵闹的环境中,耳朵就会嗡嗡响,如果经常听某一种声音,就会被这种声音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心情,大喜大悲,都是无助于养生的。

其实从“五音”中我们也可以想到,有些人只喜欢听好话、动听的话,不喜欢听实话、难听的话,这种选择性的耳聋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也是一种病。如果不想让声音影响心情,那么就到安静的地方去,这样才有助于养生。

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东汉的郑玄说过,“通口者为五味,通鼻者为五臭”。子产说,“气为五味”。《说文》中则解释臭是闻到的味道的意思。那么老子讲到的”五味“,我们就可以理解为通过鼻子闻到的所有味道,而我们通常理解的“五味”是:酸、甘、苦、辛、咸。

古人把“五味”理解的也非常丰富,通常把无味与五谷、五果、五菜、五畜进行配合讲解。

五谷:芝麻的味道为酸,粳米的味道为甘,小麦的味道为苦,稻米的味道为辛,黑豆的味道为咸。

五果:李子的味道为酸,大枣的味道为甘,杏的味道为苦,桃的味道为辛,栗的味道为咸。

五菜:韭菜的味道为酸,葵花籽的味道为甘,蒜的味道为苦,葱的味道为辛,大豆叶的味道为咸。

五畜:狗肉的味道为酸,牛肉的味道为甘,羊肉的味道为苦,鸡肉的味道为辛,猪肉的味道为咸。

无论是五谷、五果、五菜还是五畜,都有其特有的五行属性味道,如果偏食,都不会摄取到平衡的味道,但是世人都会有几种偏爱的食物,也有几种排斥的食物。那些喜欢吃的食物都是体内五行消耗多的食物,但是不能过度贪婪,所以老子讲到,经常暴饮暴食,就会让人难以分辨味道,因此不能贪味,应该合理膳食。

老子曰: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世人借自己工作忙和没有时间无法养生的困惑,老子也早有证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长时间地骑着马奔跑飞驰在草原上需找猎物,不停打猎,会使人的内心狂躁不安。其实老子是在告诉世人,无论多么忙,事业心多么强,都不能达到内心狂躁的程度,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欲望太强,又得不到休息,身体会垮掉的。

老子曰: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河上公章句》如此解释这句话“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伤神辱也”。

《河上公章句》对老子这句话的解释是:所谓难得之货就是指金银珠玉般的宝物。如果内心想要,又贪得无厌,那么就会受到自我折磨的痛苦。

“难得之货”激发起世人的贪欲,会因为太贪婪而失去自我。正是因为难得之货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

老子曰: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最后老子讲到,圣人活着只为了填饱肚子而从不追求过眼云烟的东西,也就是说圣人才是真正会养生的人,因为圣人从来不会被花花世界吸引,清静无为,也从来不追求人间美味,不执着于物。只有这样,才能戒除因眼、耳、鼻舌、身、意的贪欲念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正确养生的目的。

如果觉得《人性的贪欲才是世人无法正确养生的根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