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2022-07-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丁酉年癸丑月壬寅日(即公元2018年1月10日)。话说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南有一处最是风流雅致之地紫风阁,原为唐代郭子仪园林舊址,如今园林犹在,草木葱茏,那时人物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处可寻。可喜者此处现又有一处最是诗书蕴藉之处—秀秀书院,足供诸位雅士悠游于红尘之外,寻幽探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陈陈、琴琴

辰时。先生引领古典舞研习的时间。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古典舞《礼仪之邦》修习

却说先生近几日痴迷于《潇湘水云》一曲,睡里梦里都忘不了的。这会子又开始抚琴独奏了,凡奏毕一遍,必定还不免问一声儿“怎么样?点评一下?”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先生雅奏《潇湘水云》,旁观陈陈

《潇湘水云》此曲,最早见于明朝朱权编写的《神奇秘谱》,其题解说:“臞仙曰,是曲也,楚望先生郭沔所制。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云之为曲,有悠扬自得之趣,水光云影之兴;更有满头风雨,一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充分利用了古琴演奏中的“吟、猱、绰、注”技法,集中体现了古琴艺术的“清、微、淡、远”的含蓄之美,被历代琴家公认为典范,如今先生亦不例外。《潇湘水云》往日亦常奏的,凡遇重大事件场所必是这一首无疑,却不似近日这等,哪一日不练它好几遍?且是常常挂在嘴边的。想是年岁渐长,家国天下之忧体会愈深之故罢?一笑。

一气儿潇湘弹下来,方才照例每日的古典舞练习课程。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行吟:陈陈、先生、景景、琴琴(由左至右)

但见先生合拍行吟:如高挑模特,轻点脚尖,腰肢袅娜。为了更趋精进,索性又翻出素日素素步移景异的片子作参考。一时又打一回太极,又跳一回《礼仪之邦》,众雅女皆随后亦步亦趋。先生之外,陈陈跳得亦极展样大方的,景景、琴琴动作亦各有可观之处。一会子先生又兴出新文来,着众雅女四人一组,抖肩为乐,说好了只拍片的,谁知先生促狭,偏拍成“小影”来凑趣儿。唬得众雅女皆捂脸偷笑,“不敢发出去哟。”

巳时。研习瘦金书正当其时。

且说举人师兄今日亦来,他本极是事多人忙的,然忙中偷闲中亦不乏有信手练笔作品出来。既有作品,至书院如此诗香风雅之地则又不免分享与众:画分两幅,一幅八大山人像,线条洗练,气韵独出,按他所言,斗笠画法,便是书家作书之法,笔意相通;另一幅乃随笔点染山水小样,竹篱茅舍,极清雅不俗的,留白处尤为可赏。昔日黄宾虹先生画论曾有曰: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举人画儿:八大山人

“画有笔墨章法三者,实处也;气韵生动,出于三者之中,虚处也;虚实兼美,美在其中,不重外观。艺合于道,是为精神。实者可言而喻,虚者由悟而通。实处易虚处难。苟非致力于笔墨章法之实处,则虚处之气韵生动不易明。故浅人观画,往往误以设色细谨为气韵,落纸浮滑为生动;不于笔墨章法先明实处之美,安能明晓画中之内美尤在虚处乎?”此种赏“虚”之道,亦同赏“白”,皆于实处之外,赏画时可着意体悟一番。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举人画儿:山水小景

午时至申时。茶道、古琴、香道艺术课程各各进行。

如今且说江苏窦郎中,今日匆匆至书院时,胳臂下又夹了三部医书进来。近前观之,原来是台湾《张步桃用方奥秘》上下册,另有一本封面艳丽的,名曰《张步桃美人方》。近日他师徒俩开方子诊病且“上瘾”的,这会子又这么用功钻研,的是医家精益求精之态度不提。书才搁下,窦郎中便应先生之命又复行吟,琴琴亦一起,其他诸人则依例练习,从练习一至三十三,再至《长相思》、《鹤冲霄》、《秋风词》、《凤求凰》、《酒狂》等,一遍曲子一遍词,听起来亦极悠扬入耳的。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先生与窦郎中

窦郎中本也一起弹的,大约气息掌握得仍有不足,先生实在看不过,遂命他起来,自个儿引领“朝纲”去了:“我一不弹,便有混乱‘朝纲’的,总需要有重振‘朝纲’的,比如我….”先生虽是戏言,然则亦是实情,谁能同他一样,琴棋书画太极经典无所不通的,又会扎针,懂经络,可不正是引领“朝纲”的最佳人选?

却说引领朝纲的先生此时又雅奏《潇湘水云》一曲,陈陈、举人、窦郎中、琴琴、江江、景景尽皆陪唱,一面挥手轻合节拍,声势极壮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时盛况如此,先生想必亦开心得了不得。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先生与江江

至酉时,又是每日照例的辩经会。本篇辩经会题为《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参与者:长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长安西西、长安琴琴、江苏窦郎中、长安江江、长安景景等。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景景

原文:

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涩则病积,溲血。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涩则病积,心腹时满。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滑则病心风疝;涩则病积,时善惊。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滑则病肾风疝;涩则病积,善时巅疾。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涩则病积,时筋急目痛。是故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帝曰:余愿闻其故?

岐伯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著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帝曰:逆四时而生乱气,奈何?

岐伯曰:春刺络脉,血气外溢,令人少气;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春刺筋骨,血气内著,令人腹胀。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亻亦);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怒;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络脉,气不外行,令人卧不欲动;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凡此四时刺者,大逆大病,不可不从也;反之,则生乱气,相淫病焉。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

帝曰:善。刺五脏,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伤人五脏必死,其动则依其脏之所变,候知其死也。

欲知明日《诗经 小雅 信南山》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茶道美学课:《诗经 小雅 楚茨》

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茶道美学课:《诗经 小雅 鼓钟》

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如果觉得《茶道养生课:《黄帝内经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