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本周六,到万达茂参观移动壮医博物馆!活动丰富还能学养生知识

2022-07-13 分类:养生资讯

早在2800多年前,壮族先民就开始用壮医药治病救人,流传千年的智慧结晶,绝对是广西人的骄傲。想要亲身体验壮医药的神奇,12月8日(星期六)下午,到南宁万达茂参观壮医移动博物馆吧,丰富的活动不但养眼,还能学到不少养生知识。

观壮医历史,长民族自信

12月8日,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移动壮医博物馆活动正式启动,将连续五个周末分别在万达茂、玉洞村、大沙田美丽城广场、南宁市科技馆四地举办。

1985年,在武鸣马头乡元龙坡一处约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中,挖掘出两枚青铜浅刺针,壮医药2800多年的发展历史尘埃落定。

商周时期,壮族先民已经创用了针刺疗法,成为最早使用这种疗法的族群之一。到了秦汉时期,壮族先民已掌握药材加工技术,并于隋唐时期迅速发展,壮医方剂学开始萌芽。目前,壮瑶医药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体系。

记者从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了解到,“布洛陀”是壮民族人文始祖,布洛陀文化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有医学词语约400个,药物词语120余个,为壮医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文字资料;布洛陀文化中的创世神话,为壮医药“天地人三气同步”的核心理论奠定了基础。

这些与壮族相关的往事,并没有如烟尘般消散在历史长河中,而是被一代代人保存、整理并发扬,如今都能在移动壮医博物馆看到。

当天在现场,主办方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将利用古色屏风等载体,向公众展现壮医的千年历史。如果您有空,不妨参与这场壮族子孙的溯源寻根之旅。

“非遗”传承,一位医生就是一座博物馆

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在党的民族医药政策指引下,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壮医药文化进行了发掘和整理,产生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一部分壮瑶医药技法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技法采用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尤其对瘙痒、疼痛、发热、肿块、痿痹有独特疗效。

事实上,壮医作为一种以“传承人”形式保留下来的医学,每一位壮医医生,都堪称一个“壮医博物馆”。当天,移动壮医博物馆特别设置了壮医特色诊疗体验区,让市民体验壮医刺血疗法、壮医火攻疗法、壮医目诊、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

亲手做香囊,学跳养生操

涨了知识,开了眼界,接下来还有动手环节。移动壮医博物馆准备了10种由壮药养生药方配制而成的香囊,医护人员会在现场手把手教市民制作。

10种香囊各有不同的养生功效。比如“通气道壮医香囊”,由藿香、艾叶、香茅、桂枝、山萘、八角茴香等药材组成,具有通气道、化浊辟秽等功效,可用于预防流感、四时感冒等。市民可通过亲手制作香囊,了解壮药香囊的功效,近距离了解壮医药文化。凡是参与制作的市民,均可免费制作并领取1个香囊。

壮医药提供的养生手段多种多样,除了香囊,养生操也是其中一种。活动现场,医护人员还将表演壮药绣球操、壮医三气养生操。其中,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医护人员借鉴花山壁画元素,根据壮医“三道两路理论”和“三气同步理论”自创的壮医三气养生操,常练可通调气血,增强体质,养生保健。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移动壮医博物馆

首场活动举办时间及地点

地点:万达茂2号门前广场

资讯:义诊现场,来自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风湿病科、高血压血管病科、儿科(含新生儿科)、肾病肺病内分泌科、肿瘤科、产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脑病科、生殖科、乳腺病科、民族医学特色诊疗中心、小儿外科、皮肤科、口腔科、治未病中心、壮医综合病区、脾胃肝病科、妇科等总计20个特色科室的21名专家将集中出诊。包括对风湿性疾病有独到研究的壮医名家、国壮风湿病科的李凤珍,广西著名高血压病专家、国壮高血压血管病科主任杨国勋,广西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国壮肿瘤科主任刘汉峰等专家。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若凡

编辑丨何秀

如果觉得《本周六,到万达茂参观移动壮医博物馆!活动丰富还能学养生知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