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非暴力沟通》:好好说话,成年人最高级的养生之道

2022-07-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6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周日和堂姐小聚,刚聊上她就愤愤不平地说:“昨天和你姐夫吵架了,真是要把我气死的节奏,现在都还心烦意乱,想起来就肝儿疼”。

原来,周六堂姐加班,姐夫休息,姐姐下班回到家,姐夫还在沙发上喝着茶看电视,厨房里冷火秋烟。

看着茶几上水果皮、瓜子壳儿丢的到处都是,堂姐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而本来正准备喝口茶就起身去做饭的姐夫经过这一骂也索性撂挑子不干了,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后干脆都赌气不做饭也不吃饭了。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给孩子辅导作业,三言两语就有可能把自己气的半死,而我们除了在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该陪还得忍气吞声继续陪。

医学研究表明:暴躁、愤怒、生气、压抑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使我们的思维混乱无序,无助于解决问题本身,还会引发心律不齐,伤肾伤肝伤肺,对自身的身体造成极坏的影响。

而当我们跳出问题,回头再看,就会发现,引起这些情绪产生的,往往只是那么一两句话。这就好像两个人发生争吵时,吵到最后我们通常不记得当初是为了什么而争执,只记得“你那句话态度不好、你不应该那样说我”。

可见,说话,是一门艺术,而好好说话,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更能有益身心健康!

也许,我们从来都不会把自己和“暴力”扯上关系。但是,如果稍微留意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方式,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刀子嘴,豆腐心”,就会有一些不同的发现。

当我们用心体会各种说话方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就会发现,有些话确实就像刀子一样,会伤人。

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会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阂甚至仇视。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此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也就是说,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它只是一种说话的方式。我们要做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说话,人人都会,但好好说话,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马歇尔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告诉了我们这种沟通方式的四个要素,只要我们遵循这些要素,好好说话,便能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一观察

什么是我的观察?这里是指留意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否喜欢,只说出看到的事实。

这个要素的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价。

印度有位哲学家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便是让我们打破日常固有的思维习惯。因为评判,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经验、猜测以及价值取向,而当这些主观评价不能和谈话的对方保持一致时,谈话的结果往往是不愉快的。

二感受

由于受几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我们往往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抑或是压抑自己的感受,就像大家常说的:中国人,不会表达爱。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

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认同“人们期待我怎么做?”,我们总是期望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从而不断地消耗自己,最终使自己越来越累,疲惫不堪。

事实上,倾听自己的内心,及时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这个要素的要点是:区分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想法往往暗含着自我评价,比如:我觉得我文章写的不好、我觉得你不爱我等等。

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上面两种说法实际上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或臆想。而情侣间的很多争吵,往往都是由“我觉得你不爱我”引发的。

我们不妨换个方式说话:“亲爱的,这周下班回家你有五天都在打游戏,没有人和我说话,我很失落、很郁闷......”如果你能这样说,对方一般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我真的有打这么多吗”,而不是“我怎么就不爱你了”。

三需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自身的需求,从自己出发,而不是通过他人的行为来满足自己。

我们常常会不经意地这样对孩子说:“费了这么大的劲儿,你的成绩还是不理想,我的心都伤透了,好失望呀”,言下之意就是,我们的快乐与否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

看到父母伤心难过,懂事的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我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我们的需要是建立在他人行为的基础上的时候,我们提出主张往往带有要挟或批评的意味,这时候人们的反映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对方还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因此这一要素的要点是:体会自己的感受,从自身出发,勇敢说出自己的需要。

如果我们自己就不看中自己的需要,别人就更不会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非暴力沟通,也是对自己负责、爱自己的一种体现。

四请求

当我们在沟通中,表达了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往往就会请求他人的帮助。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了?

首先,提出的请求要具体化

这里和心流中的目标制定有点类似。一般来说,我们的请求越具体越容易得到满足,大而化之的抽象化的请求,往往会让对方不明所以不知所措。

比如爱人之间常常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你能关心一下我吗?”,如果我们能换成“我现在肚子不舒服,你能帮我倒一杯热水吗?”,结果往往就会大不一样。

然后,注意区分请求和命令

请求有示弱的意味在里面,而在人际关系中,示弱一般有助于解决冲突。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常都明白一个道理: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遗憾的是,在比较亲密的关系中,很多人都把别人的帮助看做是理所应当,从而造成一旦人们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指责或惩罚。

一旦意识到这样的结果,人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而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只不过无论如何,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也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了。

回到开篇那个场景,如果堂姐当时是这样说的:

你今天在家休息,而我上了一天班,我很累了,我多么希望到家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呀,我现在不想做饭了,你能去做饭吗?

试想一下,结果是不是会有一些不一样。

当然,学会好好说话,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因为,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改变的重要开端。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

如果你想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谊来主导生活,一起来读一读这本《非暴力沟通》吧。

如果觉得《《非暴力沟通》:好好说话,成年人最高级的养生之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