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入伏除了暴雨还有什么可怕的,为啥需要重视? |朋克养生

2022-02-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熬夜与养生齐飞

作死共自救一色

暴雨已经来了

三伏天的日子才刚开始

身处夏天最难熬的一段时间

本期【朋克养生

我们就来直面

令人闻风丧胆的三伏天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

是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

“庚”

是天干数字

每10天出现一个庚日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伏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

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出伏

今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出伏时间是8月19日,“三伏天”长达40天。

2021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三伏天”的英文翻译是Dog days。

因为罗马人认为7月、8月的酷热是太阳和天狼星(the Dog Star)造成的,也有网友将其直译为“热成狗”。

三伏天的显著特征为

气温高、湿度大、气压低、风速小

是一年的重要养生时刻

也是危机四伏的时刻!

初伏防中

中伏除病

末伏躲老虎

夏季暑热,常常会汗流浃背、食欲减退,这打头的暑热怎么防治?

下期【朋克养生】

咱们接着说三伏天养生

如果觉得《入伏除了暴雨还有什么可怕的,为啥需要重视? |朋克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