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论语》中的养生智慧

2022-02-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9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里面记录的都是孔子的言行。

孔子的一生活到了73岁,也许在现代人看来,很多老人都不只活到这个岁数。但是我们想一想,在经济落后、社会动乱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几个人能够长寿呢?在那个缺衣少食,医疗落后的时代,能活到73岁真是太不容易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高寿之人。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就会发现, 孔子长寿的秘密就在于懂得养生。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这里面的学问。

01 首先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样把修德养心,体现在日常言行之中的?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孔子的这句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他在《论语》里的一句著名的训诫。孔子对道德是非常看重的,在他看来,无论是处世、为政、治学还是交友方面,都要“以德为先”,尊礼以修德,修德以养心,养心以达仁。

《论语》的《乡党》一章里记载了孔子的一些日常言行,都能充分说明孔子对修德的重视。

比如,孔子对待君王赐给的食物,完全是遵照礼仪来行事的,他会按照食物的不同种类而进行区别对待。原文是这样说的:“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回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sì,等待)驾行矣。”

意思就是:君王赐给的熟食,一定要在桌子上摆正,正儿八经坐好了先行品尝;如果君王赐给的是生肉,那就一定要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君王赐给的活物,定要饲养起来;如果跟君王一起吃饭,要在君王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先为君王尝饭;如果生病了,君王来探视,要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大带摆放在朝服上;如果君王召见,不要等车马准备好再走,而是应该抓紧时间走着去。

孔子在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特别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礼貌和品德始终被他放在第一位,因此他总是显得从容自在、不卑不亢。

此外,孔子并不看重贫富贵贱。在《里仁》一章里这样写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个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渴望富贵,希望能摆脱贫穷与低贱,但不能不择手段,定要用正当的方法去达到目的。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不能背离仁德,即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或者再怎么颠沛流离,也一定要按照仁德的标准去办事。

孔子这么做,实实在在地说明了他对礼貌和道德的重视程度。

02 为什么孔子修德养心,就能够长寿呢?

一些现代医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健康长寿与心理健康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如果保持了良好的心境,就有助于增进身体健康。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身,保持高贵的品德,凡事讲规矩,就达到了仁者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可以养生长寿,还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当然,想要健康长寿,除了要保持高尚的品德以外,还要在饮食起居方面做好调理。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能够长寿,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大家都知道,饮食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怎么吃、吃什么,都会影响人的寿命。现代的医学界也早就提出了科学饮食的原则,就是饮食规律、营养合理、食物多样等等。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长寿的秘诀也是来自对饮食方面的讲究。

那些对饮食方面无所忌讳,什么都吃的人,是不是健康方面会出现问题呢?

孔子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乡党》一章里就有这样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睦而锔(ju),鱼馁(nei)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子不吃变质、变色、变味、烹饪不当、不合时令、切割不当等食物。除此之外,他平日里还不挑食,坚持主食副食搭配着吃,有时候会适当喝一点酒,却绝对不喝醉,吃一点姜也不会吃得太多。“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在孔子看来,即使粗茶淡饭,只要有心品味,也一样能吃出乐趣和美味。

实际上,这不也正是咱们现代人提倡的健康饮食吗?新疆疏勒县刚刚度过127岁的阿丽米罕老人,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医学家对她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发现她的长寿秘诀有两个,一是良好的心态,二是健康的饮食。她从不吃变质的东西,也不吃反季节的蔬菜水果,每顿饭都讲究荤素搭配,并且戒烟戒酒,这样坚持下去,当然会拥有一个好身体了。

再看看咱们,由于工作忙,饥一顿饱一顿,要么就干脆叫个外卖,或者爱吃的就多吃几口,不爱吃的一点也不碰,这样下去,营养怎么能均衡呢?营养不均衡,当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吃饭的时候,老人从不说话,这也跟《论语》中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不谋而合。现代医学认为,吃饭时说话,会吞进去大量的空气,导致消化不良,这样看来,孔子提倡吃饭的时候不和别人闲聊,是完全正确的,这样才能帮助肠胃进行消化吸收。

孔子不仅不乱吃饭,而且还不乱吃药。《论语》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他认为,不了解药性,就不能随便吃药,更不能像现在的人们,没病也乱服所谓的“补药”。

你看,孔子对吃进嘴里的东西这么讲究,这才使得五脏气和,有益于健康长寿。可以说,孔子的这些做法,正符合“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的养生法则。

除了吃以外,孔子对住也非常有讲究。不过,他既讲究的不是居所的物质条件,而是看重起居习惯和居住环境,讲究居无求安、择邻而居。

按理说,孔子的经历和学识,足以让他住得很豪华奢侈了,但是他却认为,君子“居无求安”,在《子罕》一章里有这样的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一次孔子想去东方还未开化的地方居住。有人说:“那里文化闭塞,你怎么住?”孔子说:“有君子去居住,还有什么闭塞呢?”

在孔子看来,再简陋的地方,只要是有德的君子一居住,便会馨香四溢。但是简陋归简陋,邻居一定要好。孔子讲究择邻而居,在《论语》里也是有记载的。比如在《泰伯》和《里仁》里都写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那些安定和谐的环境中,邻里邻居的都非常和善,这样的地方是最适合居住的。

孔子对穿衣也有讲究,在《论语》里很多地方都有记载。比如“当暑,袗(zhěn)絺(chī)绤(xī),必表而出之。”指的是夏天穿着葛布料的单衣,透气吸汗、凉爽舒适;“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意思是说,同样都是穿皮衣,在家里和外出穿的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外出,穿短一点的皮衣会比较方便,但是在家里,穿长一点的皮衣可以更暖和更舒服。

除此之外,在《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在日常起居方面其他的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寝不语”,指的是睡觉前不说话,以免影响太过兴奋了睡不着;“居不客”指的是闲坐时注意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寝不尸”指的是睡觉要保持“卧如弓的睡姿,不要直直地躺着像尸体一样。

孔子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弟子们也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公冶长》一章中有这样的记载:一次,弟子宰予大白天的在睡觉,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健康的作息规律,就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粉刷)也”,意思是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这些事情都说明,孔子对作息规律非常看重。而这些正是他长寿的秘诀。

可能有人认为,只要吃得好、睡得好就可以养出一个健康的身体,但其实这样做还不够,想要健康长寿,还要学习孔子善于运动、好美乐而远淫乐,培养高尚的情操。

通读《论语》我们可以发现,他55岁那年开始周游列国,一走就是14年,回国时已经年近古稀。如果不是孔子平时坚持运动锻炼,这么大的年纪怎么能承受的了呢?

其实,孔子爱运动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在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要知道,在古代,女人是不能出去工作的,一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就等于失去了收入来源,家庭条件自然是十分困苦。因此孔子从小就开始干活儿补贴家用,为了省钱,还经常需要去海边钓鱼、上山采药。

这样的成长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很多生活的技艺,还培养出了垂钓、登山等多种运动习惯。在《述而》和《颜渊》里分别有这样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樊迟从游于舞雩(yú)之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说的就是孔子平时的运动习惯。

孔子喜爱的这些运动,无论是射箭、钓鱼、还是郊游、登山,都是有动有静,有疾有徐,因此可以说,孔子身体健康,得益于他运动种类的丰富,从而让他“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正是因为经常性的运动,孔子才拥有了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奔波坎坷和挫折磨难,从而达到了一种仁者的境界。

除了运动,孔子对音乐也有极高的追求,他提倡好美乐而远淫乐。在《八(yì)》里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意思是说:孔子评论《韶》乐说:“声音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乐说:“声音美极了,内容却不够好。”

孔子爱听优雅的音乐。《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好长时间吃肉都不觉得有滋味。他感叹道:“没想到好音乐竟能这样迷人。正是因为懂得欣赏高雅的音乐,孔子才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会健康长寿。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今天介绍了《论语》中的养生智慧。《黄帝内经》也这样提到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对比《论语》我们就不难发现,孔子之所以是一个高寿之人,他的道德情操、饮食起居、兴趣爱好是分不开的。祝大家平安喜乐,四时吉祥。我们明天见!

如果觉得《《论语》中的养生智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