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欲求道教养生秘术先学做人,做人做到4点,想不长寿都难

2022-01-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们健康问题日益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那么如何养生,怎么养生才能长寿呢?道教是一个注重养生的宗教,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的养生秘术给我们提出了正确的指引,概括起来:养生就是做人,做不好人,怎么养也难长寿。

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有这么一段话:欲求长生者,要“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积功累德,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尤不可伤;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在这段话中,告诉我们做人的心态就是养生的理念。只有有一个好的心态,消除人的恶心和烦恼心,人才能进入养生应有的健康心理状态。道教经典用宗教的语言和方式,告诉我们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拥有一个好的心态。那么,具体是哪些心态呢?

一、谦卑的心态

养生是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需要去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生活习惯,然后才能做出适当的调适。这些需要以谦卑的精神向那些懂得养生知识的行家学习。

二、平常心

想要养生,需要具有道家的精神,要懂得知止、舍得,进退适时、动静适度,这样才能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有了这样的一颗平常心,不仅能做事冷静、自如,游刃有余,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利于养生。

三、宽容心

道家经典《道德经》要求我们要有上善若水的精神,心善渊,因此,我们要与人为善,要有宽容之心,要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谅被人,更不能强人所难。如果有一颗宽容之心,就能够想通很多事,理解很多人,就不会有心结,心胸开朗,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进取心

很多人对道教的误解,就是道教是没有进取心的。但是道教虽然讲柔弱,但又强调“柔弱胜刚强”;道教虽然讲“无为”,但又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这才是道家的精妙之处。养生要有一颗平常心,但是也要有求知、关爱、勤奋、上进的精神。一个有正能量,积极上进能量的人,才会精神饱满,自然有利于养生。

小结:

道教很重视现实人生的修持,提倡养生延年、益寿长生的教义精神。道教所提出的养生,实际上也就是做人的心态,做人如果有一颗平常心、宽容心、进取心,养生就能事半功倍。如果人做不好,再好的养生方法也没有用。

/完/

如果觉得《欲求道教养生秘术先学做人,做人做到4点,想不长寿都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