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艾灸养生?这些人小心灸出病

2022-01-07 分类:养生资讯

原创 名医话养生 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很多人对艾灸的印象。再加上艾灸操作简便,因此受到许多养生爱好者的青睐。然而,艾灸并非人人适合。看似“万能”的艾灸,却会使这些人病情加重!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人小心灸出病

1、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什么叫“没控制好”呢?就是服药后,血压、血糖依旧偏高,或者上下波动很大。

病情不稳定时

高血压患者

血压升高时,会出现面红头晕,血液涌向头面部的感觉,这种表现类似中医所说的“肝阳上亢”。艾灸本就是温阳的,在血压高的时候再温阳,可能会使阳气上升,从而加重高血压的症状。

(图片来自网络)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古代又称为消渴症,症状为消瘦口渴,通常这类患者的基本病基是阴虚和热淫。所以有些糖尿病患者会感到口干,易热。在血糖没控制好的阶段,再使用热性的、温阳的艾灸,可能会使阴虚更加明显,加重病情。

(图片来自网络)

病情稳定时

高血压患者

如果稳定期想要艾灸保健,建议首先要心平气和,不要因情绪波动引起血压上升。其次,艾灸后多喝温水,补充水分。

糖尿病患者

谨防烫伤!有些糖尿病患者对于痛觉会相对迟钝,一旦烫伤后,伤口也难以愈合。

(图片来自网络)

2、发高烧的人

很多人觉得感冒发烧就是受寒了,于是选择用艾灸驱寒,但中医认为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高烧是风热感冒的突出症状,体内已经有热了,再使用热性的艾灸,就有些火上浇油了。

3、过于虚弱的人

《黄帝内经》里就提到:“无刺大劳者”。“大劳”就是身体亏虚的意思。过于疲劳、长期营养不良、长期严重腹泻、大出血、产后等都属于身体虚弱的情况。艾灸能调动身体的正气,虚弱的人正气不足,进行艾灸会增加他们的负担。

举个例子,小明手里有100万,一位投资理财者让他留着10万用于日常生活,拿出90万去投资。若干年后投资成功,90万变成了180万。

但如果小明连饭都吃不饱,口袋里只有10.2元,全拿去投资的话,还没等拿到收益,就饿死了。过于虚弱的人,就如同只有10.2元的小明一样“资本”不够。

4、孕妇

孕妇不建议艾灸。特别是早期的孕妇是禁止艾灸的。

对于适合艾灸的人来说,艾灸也讲究门道。用对了,事半功倍。用错了,得不偿失。

艾条越陈越好吗?

吃东西讲究新鲜,艾条却不是如此。新艾气味刺激、易上火,陈艾气味平和,性味温和。养生保健的话,建议选用陈艾为宜。市面上有三年艾、五年艾、七年艾,又该如何选择呢?

专家表示,理论上艾条自然越陈越好,但年份长的艾条价格也不便宜。从性价比上来说,日常保健购买三年艾就够了。

有些人喜欢耍小聪明,把艾条当成升值产品。觉得既然七年艾比较贵,那买便宜的三年艾回来,自己囤几年,不就变成五年艾、七年艾了吗?其实不然,居家的储藏环境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南方的梅雨季,更易造成艾条发霉变质,不仅无法使艾条“升值”,还会影响其原有的功效,得不偿失。

(图片来自网络)

使用艾灸盒就不会烫伤吗?

艾灸最怕的就是烫伤,于是很多人居家艾灸会选择使用艾灸盒,觉得用了艾灸盒就万无一失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很多人会把点燃的艾条一插到底,直接接触到艾灸盒底部的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易使艾条距离皮肤过近,从而造成烫伤。专家建议,艾条距离皮肤5厘米为宜。

艾灸是便于操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保健方法,但其灸量、灸材、灸法多有讲究,应该循序渐进,以身体舒适为度,不要急于求成,反而影响健康。

如果觉得《艾灸养生?这些人小心灸出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