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论语》也是一部养生宝典

2021-12-3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虽然文字不多,但里面字字珠玑,句句经典。

有人没有读过《论语》,觉得自己和《论语》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不然,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都是来自《论语》,只要学习、使用汉语,就会受到《论语》的影响。

孔子有时候被捧上天,有时候被踩在脚下,用过山车来形容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最恰当不过了。

鲁迅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的圣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看待孔子的态度。

孔子的地位从汉朝开始逐步高升,从一个思想家一步步走向圣人。公元前195年十二月刘邦在回京师长安的路上,专程到曲阜以隆重的“太牢”礼仪祭孔。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临孔庙祭孔的君主。从此以后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不断的升官加爵,孔子的后代也跟着享受历代封建王朝的优待。

人们学习的儒家思想和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差距,粉饰太多的孔子并不是真实的孔子,孔子的形象随着时代而变迁。

孔子的称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孔子不仅是圣人,还是万世师表。二十世纪孔子曾经成为腐朽的封建思想的代言人,遭到人们的批判,但是人们批判的也不是真实的孔子。

解释《论语》的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人们在解释《论语》时更多的喜欢在里面加入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绑架给孔子。

汉朝的董仲舒为了迎合汉武帝的统治需要,篡改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神圣化,让孔子为统治阶级服务。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这三项是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内容。

朱熹把孔子的思想理解为: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把孔子思想理解为:知行合一。

2000多年来孔子被无数次解释和粉饰,人们学习的孔子是被粉饰过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

学习真实的孔子,要在孔子留下的语言中去寻找,不放过孔子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好在汉字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但是大多数汉字的意思还是没有多大变化。

后世的儒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区别,孔子传授学生掌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仅包括文化知识,也有体育和武术。

后世的儒家尊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很多儒生变成了只知道苦读圣贤书,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孔子本身的武功也是极高的,据说能赤手搏熊,射术更是一绝,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后世的儒家已经远离了孔子的思想,忽视了孔子思想里面养生的内容。

到过曲阜的人都为孔庙的宏伟建筑而感到赞叹,孔庙里面保存了完整的家谱,还详细记录了孔家的历史事件。

研究孔府的记载之后发现,历史上的孔家是个横行霸道、卖官鬻爵、草菅人命的土豪劣绅,完全没有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已经背道而驰了。

连孔子的子孙都远离了孔子的思想,可想而知其他人离孔子有多遥远。复兴传统文化就要回归真实的孔子,重新认识孔子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

通行的《论语》解释有的不合理,很多人都提出过这样的看法。有的内容被一带而过,没有解释,可能解释者认为这些不重要,或者是没有办法深入解释。

在解释《论语》中遇到关于养生的内容总是一带而过,认为这些在《论语》里面是不重要的内容。

现在出版了许多的《四书五经》精华本,不同的编辑认为《论语》的精华不一样,偶尔看到一本《四书五经》精华本,把《论语》的第三章到第十二章的内容都删掉了,可能编写者认为这些删去的内容不重要。

《论语》的精华是什么?哪些东西是可以删去的?《论语》一共11750字,历经几千年的沧桑流传至今,应该说每一句都是精华。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气功,三十年的气功修炼不仅给我带来了健康,还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喜欢从养生的角度去审视生活。

在接近知天命之年重读《论语》,对《论语》的理解和在学校学习的不一样了,感觉用养生的角度去解释《论语》更容易让人明白,以前不理解的内容也豁然开朗。

用养生思维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能更加全面的解读经典,更接近真实的孔子。

人不仅在学校学习知识,通过其他途径也学习到了许多的知识,很多知识不知道不会影响生活质量,但是缺乏养生知识对人来讲是危险的,有时候是致命的,养生知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论语》作为国学经典里面的经典,里面有很多养生的内容,人们忽视《论语》里面关于养生的内容。

国学是养生的文化,这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学习国学如果没有学习到养生知识,那就好比是入宝山而空返,是最大的遗憾。

如果觉得《《论语》也是一部养生宝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