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黄帝内经》:阴阳者,万物之纲纪,理解阴阳才能养生

2021-12-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黄帝内经》:阴阳者,万物之纲纪,理解阴阳才能养生。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于是,在传统养生方式里,对于“阴阳”的提及几乎是无所不在的。每个想要健康长寿的人,必然需要调理体内的阴阳,使之达到一种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境界。但是,什么是阴阳呢?

客观点说,对于刚接触中医养生里的人来说,阴阳是非常难解的。因为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大概说来,阴阳并不是我们理解里的某一事物,而是所谓的“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的一种状态。

不错,如果能把阴阳当做一种“状态”来理解,那么总算开始接近它的真实面目了。既然阴阳是一种状态,所以,它就是不可穷尽的。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万物皆有阴阳。也就是所谓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而阴阳原来就在一身,绝不可分开来阐述,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利用它,但却从来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用古人的话来说,阴阳和身体的健康是“本片刻不离,去此不远”的。

虽然我们确定了阴阳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种状态,但具体来说,阴阳是这种状态的“两极”。而物极必反,两极之间就成了一个范围,这个阴阳之内的范围,也就是“冲气以为和”的“三生万物”的世界。

这个范围首先表现为温度的变化:零度以下水结冰,为冰点;100度以上水蒸气,为沸点。

比如水,从0度到100度之间,是肉眼可见的流水。而水是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它是属于“阴”的部分。

而保证水能流动的温度就是属于“阳”的火,没有火的话,水就会不断降温最后结成为冰。如果不断添火加热,水的温度就会逐渐升高,最后化为气。

所以,《内经》说:水为阴,火为阳;阳化气,阴成形。

没有了火这个阳气,那个能流动的水就会结成冰而凝固,万物也就会失去生命力而死亡。这是阴形的变化。

所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对于自然界来说,太阳是火的来源,也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但如果只有太阳没有水,也不能造就生命。因为万物就会干涸枯槁,同样会失去生命。

所以说:雨露滋润禾苗壮。阳光与雨露,这对万物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正是阴阳两极的象征。

结合人体疾病的形成来说阴阳,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简单概念:

阳光太过、雨露不及,燥就会太过,就会有旱灾,在人体就会出现所谓的“阳明证”;如果雨露太过、阳光不及,湿就会太过,自然界就会有洪涝,在人体就会出现所谓的“太阴证”。

水流湿,火就燥,水火未济,就是营养两极不调。天地万物的灾殃就会接踵而至,表现在人身上就是疾病。

水与火相加所化的气,正是万物的生命力所在。水火既济,冲气以为和,万物就会在阴阳之间浮沉,而不至于离决,顺利地生长化收藏。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其次,阴阳是具有两面性的。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明与暗、枯与荣、盛与衰。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理解成非此即彼的相对关系。从静止的角度看,这就是所谓的阴阳的矛盾性、阴阳的两面性。也可以叫做对立,这是阴阳这个状态的“阴”的属性。

最后,阴阳的状态也是两态的。气与形、动与静、升与降、出与入、进与退、消与长、生与杀。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甲就没有乙,没有你就没有我。

但这种关系却是永远运动变化着的。阴阳的两态,也叫作阴阳互根,这又是阴阳这个状态的“阳”的属性。

而如何把阴阳这对矛盾体统一起来?这就需要“冲气以为和”的中道才能实现。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而中医的中字,首先就是中和之意;致中和,就是使之不偏不倚,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这也就是中医“理、法、方、药、针灸、砭石、导引、按跷”等一切手段,最终燮理阴阳的目的所在。

阳气做为人体的生命力,阳尽则死。所以,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扶阳的大方向都是没错的。但扶阳的手段却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一味的“煽风点火”。

因为阳并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由阴转化而成的。就好比我们现在的能源到能量的转化。柴、煤、油能够点燃成火、才能给我们做饭炒菜取暖,它们是属于“阴”的能源;而用这些属于阴的物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却是我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阳热”。

所以,内经又说“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

也就是说,能源燃烧发出的火苗,是不可能离开各种形态的燃料而单独存在的。

因此,在养生的角度来看,滋阴和扶阳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就像自然界的能源泄漏会导致火灾,这时候,及时救火也就是保存能源,保存能源是“养阴”;而保存能源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火苗,也就是在扶阳。不知道这么说,大家能不能理解?

如果寒风凛冽、天寒地冻之时,最直接的扶阳莫过于生火取暖,但扶阳并不仅限于此。《内经》所说的“壮火食气”、“壮火散气”,正是对阳气过度释放、乃至阳气消耗过度所造成的阳虚的一种描述。

对于现代人养生来说,最流行、同时又是最滥的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清热消炎”,一种不分任何时节、地域、个体情况的清热消炎。

这相当于是把人体阳气作为唯一的打击目标。试问这种养生之法,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吗?

《内经》一再强调“不可不慎”,所需要慎重的,正是“元气之贼”。

因此,从健康养生的角度来说的话,我个人更倾向于温养阳气,而不是所谓的“清热消炎”。

但这也是建立在对于阴阳生克认识的基础上的,即使用火扶阳,也不能毫无前提地一味“纵火”,乃至玩火自焚。

总而言之,如何做好养生,以期实现健康长寿,对“阴阳”的理解就显得多么重要了。希望本文能对爱好养生的人士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觉得《《黄帝内经》:阴阳者,万物之纲纪,理解阴阳才能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