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大雪至 寒冬始!养生做好这“三”事 温暖过深冬 春天不生病

2017-02-07 分类:太极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大雪节气正是人体进补调养的大好时机,保养得当可以健康整个冬季。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吃穿住行都非常讲究顺应时节变化,因此各地也有着诸多风俗来迎接大雪的到来。因此,“养藏”乃冬日起居的主旋律,大雪养生也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以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大雪健康——防三病

气温急降对血压、气管、肠胃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这时,预防中风、心脏病、消化道溃疡变得十分必要。

防中风

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血管弹性差的人易产生血压波动,引发中风。

一旦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请及时就医。

防心脏病

寒冷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

老年人除了防寒外,还要定期的去做心血管系统体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防消化道溃疡

由于寒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致使胃肠凋节功能发生紊乱,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容易引起胃病复发。

日常膳食应以温软淡素、易消化为宜,还可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大雪起居——有三要

勿早起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强调“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

故,此时应当比夏日较早入睡,最迟不可晚于子时(晚上11点)睡觉。

而早上如条件允许可待天空发白而起,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但所谓“晚起”也并非指毫无节制睡到早上8、9点甚至正午后方起。

勤开窗

冬天室内空气假如不流通,病毒、细菌繁殖会加快,且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导致呼吸道疾病复发。

如果感觉室内空气太干,可在暖气上搭一条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

勤喝水

水是阴中的至阴,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

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

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

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

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

大雪着重——防三寒

防肺寒——喝热粥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

冬天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而滋养肺阴可以适当多喝粥,可常以羊肉、牛肉、鸡肉、虾仁等食材,搭配桂圆、大枣、银耳、芡实等食物一起熬粥食用,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产热量多,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宜。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

足浴有三点注意:

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每次浸泡20~30分钟,期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足浴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效果。

大雪通络——有三招

大雪时节多做按摩疏通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抵抗力。同时还能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敲背

使用穴位按摩捶,由上至下轻敲脊椎两侧的穴位,如敲击时遇到痛点,则应在此点以柔和的力度反复敲击。

摩耳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轻轻捏揉。以捏揉至耳朵轻微发热为宜。

捏指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另一手的指尖,逐个适度用力揉捏,以不痛为度。本法能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对手足冰冷者非常有效。

大雪八禁忌

★忌洗澡时间过久:供氧不足,容易引发心血管意外。

★忌过早锻炼:清晨人体血压升高,易引发脑血管意外。

★忌整天不出汗:长期不出汗会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导致上火。

★忌中午不休息:睡个午觉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忌情绪起伏大: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

★忌天气太冷蒙头睡觉:蒙头睡觉会让人们的呼吸受到一定影响。

★忌活动过量: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这是致命的危险。

★忌取暖过度:用电热毯或者热水袋贴身而卧易引起烫伤。

来源:养生中国 央广网

特别推荐

同仁堂猴头菇丁香沙棘茶

调理肠胃,居家健康常备

59元/盒限时特惠

108元/买2送1(3盒)优惠69元

168元/买3送2(5盒)优惠127元

御品膏方酸枣仁草本膏

养心安神助眠,补益五脏

宫廷御方改良,不添加蔗糖

限时特惠原价298元/瓶

198元/瓶优惠100元

298元/2瓶优惠298元

4瓶(一周期)只需568元优惠624元

如果觉得《大雪至 寒冬始!养生做好这“三”事 温暖过深冬 春天不生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